“嘣!”
只聽一聲巨響,那彎刀和長矛相碰之後,立刻便將長矛砍為兩截,然後餘勢不消,繼續往下一劈,立刻將這名魏軍騎兵從頭頂到胸口,砍為兩半,鮮血狂噴,染紅了馬背。
那魏軍騎兵兩眼露出難以置信的神情,他至死也沒想到,自己的精鋼長矛竟然如此不堪一擊,連敵人的一把薄薄彎也也擋不住。他帶著一臉的不甘,以及對生的渴望,身體歪倒在馬背上,然後又摔落在地上,成為了戰場上的一具死屍……
交戰僅僅半個多時辰,魏軍騎兵就折損了八千多人,而周軍騎兵僅傷亡一千多人。魏軍之所以有如此大的傷亡,倒並非是武功差,技不如人。
其實他們的武功比這些才編入周軍的草原各族牧民高出不少。只是他們吃虧在對方手中握的是大馬士革烏鋼刀,此刀實在鋒利,無論是他們的長矛還是身上穿的鎧甲,皆無法抵擋對方的迅猛一刀……
……
這場騎兵之間的血戰,當真是殺得天昏地暗,日月無光,血流成河……
單雄信氣得怪叫連連,以他的眼光,自然看出這些周軍騎兵手中拿的都是大馬士革烏鋼刀。這樣鋒利的兵刃,不要說在中原的軍隊中了,就是在西域也是為罕見的,一般都是各國貴族和軍方的高階將領作為珍收藏的。
可是,這宇明竟然拿來武裝自己的騎兵隊伍,雖然不是每個人都配備了,但至少前面衝刺的數千騎兵,幾乎是人手一把。這位周王什麼時候成了如此暴發戶了?還是周軍中的大馬士革烏鋼刀多到可以裝備一支部隊了?
單雄信當然不知道這些大馬士革烏鋼刀,是宇明從穆巴沙夫那裡引進的技術,已經可以自己打造了。如果不是受制於原料的稀缺,周軍中可以人手一把。
不過,他就算想不明白,為什麼周軍中有如此多的大馬士革烏鋼刀,卻也知道:在這種情況下,魏軍縱使再善戰,也是敵不過周軍了,魏軍武功再高,再英勇善戰,也總不可能用頭去抗別人的大刀吧?
他們在周軍騎兵的衝擊之下,又見自己的武器被敵人一刀就砍斷了。頓時便喪失了士氣,開始大亂起來……
原本魏軍騎兵的鋒銳陣型,也是瞬間凹陷了下去,突前的五千魏軍精銳鐵騎,打到這個時候,幾乎已經死亡殆盡,兩翼掩護的重騎兵也傷亡慘重。不少魏軍騎兵已經在打退堂鼓,開始考慮要不要逃走了。
單雄信手下的騎兵除了突前的五千瓦崗鐵騎,可以稱得上是訓練有素,意志堅定的精銳騎兵外,其他的大多是從投降的隋軍,以及會騎馬的民眾中招募的。這些騎兵算不上是多精銳的部隊,只能說是身體強壯,非常彪悍。
他們挽弓射箭也是會的,不過命中率並不高。這些騎兵作戰主要還是靠手持長矛,衝鋒敵陣來取勝。
當然,這些魏軍騎兵個個孔武有力、身材高大,在平原上只憑衝擊力,對付一般的中原步兵,也能收到奇效。
只是,這些人比不得經過專門訓練的瓦崗鐵騎,作戰意志沒有他們那樣頑強,打起順風仗來,他們還能一鼓作氣,奮勇上前廝殺。
可如果戰局不利,這些人就開始有些不賣力了,有些人已經在東張西望,等一旦出現崩潰之勢時,就搶先逃跑。
眼前的局勢單雄信已經看得一清二楚。周軍騎兵或許單民作戰能力和武功不及魏軍騎兵。但卻個個裝備精良,前面衝刺的尖刀騎兵,人人跨下都是其耐戰的阿拉伯戰馬,手持大馬士革烏鋼刀,這樣的部隊,不要說是自己的軍隊,就算是李密的親衛軍上來,也要吃大虧。
。。。
 ;。。。 ; ;
第412章 槍挑單雄信
、、、、、、、、、、
在戰場上,生死往往繫於一線,這武器裝備和馬匹上高出一截是相當要命的事!魏軍縱然再英勇善戰,也總是血肉之軀,他們的長矛和周軍的彎刀一碰就被砍斷了,身上的鎧甲被周軍一刀猛劈就能砍穿。這讓他們如何提得起勇氣與對方戰鬥?
單雄信這才明白,為什麼宇明敢以一萬騎兵來和他的萬騎兵較量,感情是早有計較了。
就在這時,只聽一聲清嘯,嘯聲讓魏軍人人心中大寒,而周軍卻是士氣大振。
單雄信陡然間發現周軍中那身著白衣白甲的少年將軍衝過來了。
只見他手持一杆青色的瀝泉寶槍,槍尖閃著寒光,已經一騎如電,傲嘯奔來。春天的陽光照射在他白皙的俊臉上,嘴角露出一抹燦爛的微笑,不過,他那一雙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