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吾衛們將李渾架了出去,他卻還不住口,仍然大喊道:“陛下,臣死不足惜,但我大隋不可因此而亡啊……高麗攻不得啊……”
他的聲音漸漸遠去,這時,司農寺卿牛弘和散騎常侍崔仁真對望了一眼,兩人一起出列,跪下求情:“陛下,念李渾對大隋一片忠心,縱然說話不當,也請饒他一命吧!”
楊廣見有人竟敢求情,頓時更加大怒,喝令道:“推出去一同杖斃!”
殿前的金吾衛們立刻湧了上來,將牛弘和崔仁真一起架了出去。
這時,大殿內一片寂靜,滿殿的大臣和將領們全都低下了頭,為李渾、牛弘、崔仁真人傷感,沒有人敢再勸楊廣了。
楊廣方鼻中重重地冷哼了一聲道:“此事便這樣定了!朕意已決,誰再敢反對遠征高麗之事,朕絕不輕饒!”
片刻之後,楊廣方神色稍緩,對王世充說道:“王愛卿,宣佈徵兵方案吧!”
。。。
 ;。。。 ; ;
第160章 張須陀被圍
、、、、、、、、、、
這時,王世充方面色尷尬地走了出來,乾咳了兩聲道:“下月五日起,我大隋出兵徵高麗,由北方各衛府出兵二十萬,地方郡兵出兵二十萬,禁軍出兵十萬,共計五十萬。再從山東、河東、河北及河南四地徵集民夫一萬,於五月以前匯聚遼東城。”
王世充唸完之後,楊廣方冷冷道:“兵部提交的徵兵方案,不知眾卿可否有反對意見?”
堂下群臣誰都知道,這兵部的方案其實就是楊廣定的方案,這個時候誰還敢站出來反對,豈不是自己等著被殺頭嗎?
王世充連問了遍之後,大殿內皆鴉雀無聲,無一人應答。
於是,他方向楊廣躬身行禮道:“陛下,讀已過!可以實施遠征方案了!”
“好!此次遠征,朕將再御駕親征,望中秋佳節之時,朕便可與諸位愛卿在平壤開懷痛飲!”
這時,金吾衛的隊長方走進大殿稟報道:“啟稟陛下,李渾等人已經杖斃!”
楊廣點了點頭道:“這人不識時務,詛咒大隋和朕,罪不可恕!但念其尚有舊功,準其家人收屍,眾臣當以此為戒,切記勿要再犯同錯……”
大業十年二月,楊廣不顧眾臣反對,正式作出決定,第次攻打高麗,旨意下達之後,天下震驚,尤其在要徵集民夫的河東、河南、山東、河北等地,更是掀起了軒然大波,為了不去遼東,逃亡的府兵和農民比比皆是。其中更有不少上山從賊者。原本已經實力大衰的亂匪,又重新聲勢大盛。而這一切,楊廣則是根本沒有放在心上。
朝會後的第日,大隋的第次遠征高麗之戰,終於拉開了序幕,楊廣在誓師大會上向所有將士宣佈,不管成敗,這都是他最後一次進攻高麗了。此戰之後,將會讓大家休養生息。
隨著楊廣的一聲令下,十二衛府的大軍,以及全國應召的民夫,便從各地向遼東城開始聚集……
一場改變大隋命運的徵高麗之戰,便就此打響了!
……
天陰沉沉的,連續下了天的雨總算停了。陽又重新照射在平原上。空氣蒸騰,一陣風捲著熱浪襲來,這種溼熱的微風吹來,讓人絲毫不覺涼爽。
宇明眯著眼睛向遠處看,遠處的樹林在水汽之中就像是水中倒影似的隱隱晃動。已經連續冒雨行進了天的人們個個有氣無力。
在他率軍進入遼東之後,天氣就發生了變化,由晴朗變為了暴雨。在這暴雨中行進,無論是兵士還是姓都覺十分艱難勞累。
雖然尉遲敬德希望隊伍能繼續行走到日落再休息,但無論姓還是士兵都已經精疲力盡了。
宇明也不得不吩咐所有人暫且休息半個時辰,吃點乾糧,補充飲水後再上。
此次出征,雖然早就知道困難重重,但當真正踏上征途時,宇明才知道局勢比他想象的更為嚴重。
由於他祖父宇述重病在身,無法出征,加之他在出使突厥時立下的功勞,楊廣便命他擔任了左翎衛府的大將軍,統率該府的十萬府兵。
可他到出征之時,徵集兵士,才發現竟然只到了萬人,大部分士兵都已經逃亡或者未按要求回到軍中。
隋朝是實行的府兵制,軍隊計程車兵平時在家種田,到戰時才召集起來參加作戰。所以在非戰爭時期,對士兵的管束並不嚴密。
可如今到了出征之時,竟然分之二計程車兵沒有到,這可讓宇明又驚又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