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驢車、騾車或人力車湊數。
每輛大車上裝運官米四石,讓民夫每兩人押運一輛,並令其自備乾糧,將上萬石官糧運往遼東前線。
從河東到河北,從山東到幽州的官道上,運糧民夫排成一字長老,浩浩蕩蕩,絡繹不絕。這一上道崎嶇漫長,到遼東更是遠之。
官道兩側隨處可見倒斃的民夫和牲畜屍體。由於馬匹皆要留作戰馬,用於騎兵作戰,不能運糧。所以車輛只能用其他牲畜牽拉。
而牛、驢、騾行進速緩慢,去遼東至少要行進個月以上。但民夫們隨身攜帶的乾糧大多隻能維持不足一月時間,根本不夠。
無奈之下,民夫們只能偷食官糧。雖然押運兵丁力阻止,但如此多的民夫,哪裡看得過來。還沒有行到遼東,所運官糧便已吃掉近半。
眼見運糧任務完不成,回去原籍又要被問罪。於是大半民夫和少部分兵丁便性將剩下的官糧私分,然後逃亡他處,淪為了盜賊。
相對於逃亡的民夫和押運兵丁,更大的危機卻是出現在被運走糧食的諸郡各縣,由於官糧被徵用成了軍糧,又被送往前線。各郡官府根本就不敢開倉放糧,救濟災民。而事實上,到了後期,他們就算想開倉賑災也無糧可放了。
於是,山東、河南、河北一帶萬饑民家中糧食盡絕,不少饑民只能以樹皮草根為食。老實本份者只能被餓死,反而去掠奪富戶、搶劫糧食還有可能活命。
因此一來,上述諸地盜匪橫行,家中凡有資財者,白天都不敢出城。天怒人怨之,官民矛盾已經到了一觸即發的時候。
這時,齊郡鄒平人王薄,與同郡饑民孟讓一起,在鄒平和章丘之間的長白山,聚集逃亡民夫及饑民,舉起了公開反隋的大旗。號召農民就地反抗爭活,不到遼東去送死。
王薄的義軍迅速發展到數萬人,後因遭到官府的重兵圍剿,從長白山轉戰到魯中山區。又在轉掠魯郡時被隋朝名將李靖接連擊敗,於是便躲入了深山之中,暫避鋒芒。
而受王薄的影響,東郡韋城人翟讓也與同鄉單雄信、徐世績等人起事造反,佔據了位於滎陽和梁郡交界處的瓦崗山,自號瓦崗寨寨主,發展到一萬多人。並多次擊敗圍剿的隋軍,聲威大震。
當然,這些都是後話了。而在東都洛陽,無論是楊廣還是朝中眾臣,皆沒有意識到遠征高麗會帶來如此嚴重的後果。依舊是燈紅酒綠,歌舞生平……
。。。
 ;。。。 ; ;
第四十七章 參加戰爭
第四十八章 開赴前線
、、、、、、、、、、
大業七年十月初一,隋帝楊廣在東都的點將臺祭拜天地,親授軍符節,宣佈遠征高麗。共出動大軍一一十萬,浩浩蕩蕩向遼東進發,大隋的軍隊都是實行府兵制,平時在家務農,戰時才聚集起來。
除了守衛都的衛戍部隊,以及在隴西、吐谷渾、河套等地的必要守備部隊外,大隋的軍隊八成以上,皆來到了遼東前線。
再加上各種後勤輜重,已經從北方各郡運送來的,堆積如山的糧草,徵用了不計其數的馬車牛車,動員的後勤民夫更達兩萬之眾,如若不是隋朝前期的開皇之治,讓各處郡縣物資糧草皆積蓄甚豐,恐怕僅是後勤問題就把大軍拖跨了。
宇明等一干宇家的弟,都是編入了由宇述統領的左翎衛府兵之中。共有十萬大軍。李靖則是這支大軍的副將,協助宇述整編軍隊。此外,宇明的準大舅,長孫無忌也在這支大軍中擔任了參軍一職,算是一個小小的職官員。
宇述讓有豐富戰場經驗的李靖為先鋒,率一萬精銳騎兵開先行,而其餘的九萬大軍則分為前軍、中軍、後軍,浩浩蕩蕩向北進發。僅僅是他這一的軍隊,連同隨軍的糧草輜重,便延綿十餘里之遠。
而宇明、宇傑、宇承等人,都作宇述的親兵打扮,騎馬跟隨著他前進。這些宇家的後輩弟,大都是第一次參加戰爭,而且一來就是這麼大規模的戰爭。望著浩浩蕩蕩,不見頭尾的隊伍,都不禁露出興奮之色,嘰哩呱啦的議論了起來。看他們臉上的歡喜勁,倒是把這次遠征當成了郊遊一般。
宇述看著幾個孫充滿朝氣的臉,也不禁露出欣慰的笑容。他心中暗忖,經過這一次遠征高麗之戰,相信這些小傢伙們,也應該如宇成都那樣,很快成長起來,成為宇閥將來的希望。
而長孫無忌也在仔細打量這些宇家的弟,想看看自己這準妹夫的兄弟們武功境界如何。他是被自己父親長孫晟硬塞進了左翎衛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