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時間一晃而過,很快便到了元宵佳節。這天晚上,東都洛陽是滿城燈火,熱鬧非凡,人潮洶湧,一派節日盛況。
而東都最大的酒樓飄香樓更是燈火通明,在大門外擺放著數十餘頂各式轎,其中有不少鑲著珍珠金銀的,明顯是達官貴人才用得起的。而店夥計則在大門口熱情地招呼著進進出出的衣著華麗的客人,現場呈現出一片車水馬龍的繁忙景象。
宇明是和李秀寧共乘一頂轎來的,隋朝是在西魏和北周的基礎上建立起來的,胡風盛,對於男女之防,遠遠沒有後世明清等朝那樣保守。
兩人下了轎,走到飄香樓門口後,便立刻有宮廷侍衛迎上前來。
李秀寧將請柬拿給侍衛看後,他立刻一臉恭敬的神色道:“原來是李姑娘和宇公啊!好多公才俊都已經到了,請隨小人來吧!”
說罷,他便引著兩人上了樓。這裡是這場賽詩大會的主會場,二十餘張圓桌擺放得十分整齊,各大世家的年輕弟,以及一些在東都頗有名氣的儒生早已到了。
認識的人見了面,自然免不了寒蟬幾句。而不認識的人,在有相熟的朋友介紹之下,也很快熟絡了。
李秀寧這時見到兩名年輕男正在向自己走過來,頓時面露喜色,當即便迎了上去,然後大聲叫道:“大哥、二哥!”
“咦?秀寧,你也到了?這位便是你說的年輕才宇明吧?”那兩名年輕公聽到李秀寧的聲音後,也走了過來,向宇明望了一眼,亦是有些驚訝。
李秀寧笑靨如花地點了點頭,然後對著宇明道:“明弟,這便是我大哥李建成和二弟李世民,想必你應該聽說過他們吧?”
宇明聽到這兩個名字,頓時心頭一震。忍不住仔細打量了對面的兩人。
只見站在左邊的是一位二十來歲的年輕公,他穿著一件藍色的絲綢錦袍,腰上束了一條黑色絲帶。
他的面貌和李秀寧有五六分相似,面板十分白皙,可稱得上相貌堂堂。尤其是他的一雙眼睛,細長而銳利,不停閃爍著精光,足見是一個足智多謀的人。
而站在右邊的則是一位十七八歲的少年,和李秀寧也有幾分相似,他的天庭飽滿,眉宇間十分開闊,手掌大,容貌清秀,舉手投足間有一種睚視天下的氣魄。的確生有一副帝王之相。
不用說,宇明也猜得出來,年長的那位定是李建成,而略小一些的則是李世民了。
想不到自己這麼快就和李世民碰面了,宇明亦是心中一凜。他忙上前行了一禮道:“在下宇明,受秀寧姐的邀請,前來參加賽詩會。今趟有幸見到建成兄和世民兄兩位才俊,真是生有幸啊!”
李建成和李世民早聽李秀寧說過這個力壓柴紹的年輕小。也對其有著濃厚的興趣。
他們可是知道柴紹的本事的,不光詩詞作得好,還能領兵打仗。加上他曾當過伴讀,又出身將門世家,故深得父親李淵喜歡,有意招他為婿。
李秀寧原本對柴紹也頗有好感,眼見兩人關係可以更進一步時,卻突然斜刺裡殺出個宇明,並讓柴紹連送給自己父親的禮物都輸出去了,亦讓他們大為驚奇。不禁對這宇家的小有了興趣。
兩人向宇明打量過去,只見其穿著一領青底竹花紋的棉夾袍,五彩夾絲腰帶上掛著一方碧綠晶瑩的美玉。生得眉清目秀,俊美異常,尤其是一雙黑白分明的眼眸,閃爍著不易察覺的睿智,一看便知絕非常人。
“看來秀寧還真有眼光,這小可比柴紹賣相好多了!而且宇家也比柴家在朝中的勢力更大!只可惜宇明只是一個庶,將來無法繼承宇閥的家主之位。”李建成心中盤算道。
而李世民卻是十分熱情地走上前去,抓住宇明的手掌,親熱地說道:“宇兄,聽妹說起你的詩詞才藝,讓世民也欽佩不已。待會賽詩會開始了,還要請你嘴下留情,莫讓在下輸得沒臉見人啊!”
他這一說,周圍的李秀寧和李建成都哈哈大笑起來。
這番恢諧的言語,倒是化解了他和宇明之間,因為初相識的生份之意,彼此交談起來也覺得親切了不少。
宇明心中卻是暗生警惕,心道這李世民果然厲害之。言談舉止很容易讓人對他產生好感。尤其是他不經意中流露出來的氣勢,總給人一種值得一交的良好感覺。
此刻,宇羽晴和宇承兩人也走了過來,相互寒蟬了幾句後,方在司儀的招呼下,一一落座。
而無獨有巧,柴紹也來了,正好就坐在他旁邊的一張桌旁。見到他和李秀寧同坐一桌,還惡恨恨地向他瞪了一眼。
宇明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