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長孫無忌派人清點,光死在河邊的高麗軍屍體就有千多具,再加上淹死在河裡的,估計五千高麗軍最後逃回去的不足一千人。而隋軍折損還不到六,其中有餘人還是死在高麗軍弓箭手的第一輪齊射上。
此戰最大的收穫卻是繳獲了高麗軍的大量狼牙箭,這可是非常鋒利的箭矢之一。可以讓隋軍弓箭兵用來還射敵人。
隋軍眾將也不禁感嘆:連隋軍都只有各支府兵的親衛軍才用得上狼牙箭,沒想到高麗軍竟然也在用了。看來多半是他們在去年的第一次遠征高麗戰爭中,繳獲的隋軍物資輜重。
就在眾人感嘆之餘,又傳來了一個更讓人振奮的訊息。
宇明和尉遲敬德一起,率軍往高麗軍潛伏的高山上,並藉著風勢,投下了大量裝載火油、硫璜的孔明燈。將整個山頂的密林都引著火了。讓潛伏在山上的高麗軍不得不倉惶逃出。
可他們向山下逃竄時,卻發現下山的口處早被人挖成了幾條壕溝,壕溝內鋪滿了火油,成為了讓人無法越過的火障。而山下的火勢也正順著山上的枯草燒了上來。
在兩面火勢的夾擊下,高麗士兵有不少人都選擇了跳崖,結果全被摔得粉身碎骨,沒跳崖的人最後都被活活燒死。
事後放火的隋軍士兵上山打掃戰場時,發現山上全是燒焦的屍骨,其狀慘不忍睹。
不過,戰爭就是如此殘酷,對敵人憐憫就是對自己人殘忍,所以隋軍上上下下都沒有覺得這樣做有什麼不對。
經此一役之後,斷後軍中那些原本心有疑慮的人,對宇明這位年輕的主將最後一點懷疑也消失得無影無蹤了。
這場鴨綠江畔之戰,高麗軍死傷近萬人,而隋軍只死傷了六多人。可謂一場徹徹底底的大勝。有些隋軍將領被勝利衝昏了頭腦,希望就在鴨綠江邊與高麗軍決戰,不想撤退到遼東城,想拒敵於鴨綠江邊。
不過這個提議立刻就被宇明否決了。宇明可是清楚,自己只是利用了敵人的大意,以及對自己的火攻毫無防備,才吃了大虧。等到高麗軍下次進攻時,以高建武和乙支德之能,自己就決不會這樣好過了。
果然,兩天後,高麗軍就發動了第二次渡河進攻。
這次他們投入了兩萬人,同時還將幾支精銳部隊也派上了戰場。看來是前兩天的慘敗,近萬大軍灰飛煙滅,大地刺痛了高建武的神經。
雖然此時隋軍也有兩萬多人,全力防守的話未必就守不住。但宇明顯然不想在這個時候和敵人硬拼,否則拼光了自己的資本,他拿什麼去守遼東城?要知道高麗軍還有七萬人沒出動呢。
宇明於是下令讓出河岸邊的陣地,集體退守大營,憑藉大營前的防禦工事、陷井等進行防守。
入夜後,高麗軍已經抵達隋軍大營前五里處,他們顯然是早就做好了準備,將擋箭車、攻城車、投石車都拆解後運過了河,然後再重新組裝起來。
當數十輛戰車徐徐向隋軍大營攻過來時,兩翼是高麗的重騎兵,中間則是重灌步兵。渡過河的總兵力已接近萬人。
一些低階軍官均嚇得臉色有些發白,顯然為敵人高明的戰術和優勢的兵力所震撼。可想而知,如果沒有消滅敵方偷渡過河的五千人。當雙方在營門口打得如火如荼時,自己背後被五千高麗軍偷襲包抄,只怕他們這兩萬軍隊立刻就會土崩瓦解,甚至鬧個全軍覆沒。
他們不由暗自慶幸,還好本方的統帥是宇明這樣智勇雙全的將領,才總算讓隋軍化險為夷。
這時,高麗軍的投石車已經開始對隋的大營進行轟擊起來,在營門口的一些躲避不及計程車兵頓時被砸中,一下就被砸成了一堆肉泥。
宇明目睹敵人的猛力進攻後,思忖了片刻,方下令道:“叫尉遲敬德率領盾牌兵和弓箭手上,射殺敵人的投石機操作手。同時,讓羅成的重騎兵隊作好準備。如果敵人的重騎兵衝上來,就由他負責攔截。”
宇明剛剛傳達命令,只聽殺聲再起,高麗軍又湧上來一批千餘人的弓箭手,全部搭上火箭,向隋軍大營射了過來,看來他們也想用火攻。
不過好在宇明之前已想到過這一點,因此在營寨面向鴨綠江邊的這一側,修建的工事全是以沙石為主,營帳全都遠遠的在敵人弓箭射不到的地方,因此高麗軍射進來的火箭並未發揮多大作用。
此時,隋軍的營門大開,數千名盾牌兵和弓箭手湧了出來,向那批射火箭的高麗軍弓箭手反射回去,敵人被迫後退。
而那些投石車的操作手也成為隋軍弓箭手的重點關照物件,在利箭的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