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我大軍今夜是否繼續按原計劃強渡鴨綠江呢?臣以為不必所有軍隊都撤回去,應留部分軍隊牽制敵人。”
楊廣沉吟了一會道:“暫時休兵吧,如今高麗已經元氣大傷,恐怕幾十年都難恢復,已是朕案板上的魚肉,朕想什麼時候取就什麼時候取。而且如今我軍糧草短缺,也無法長期在此駐紮了。等平定了楊玄感一干叛匪,到時再一鼓作氣,踏平平壤。”
這時,裴矩卻是眉頭一皺道:“陛下,雖然我軍的確非撤不可,但高麗軍見我軍撤退,必然追擊掩殺。我們得留下一支人馬斷後才行!”
楊廣聽聞之後,也是連連點頭道:“斷後軍的確很有必要。只不過,哪位將軍願意為朕分憂呢?朕可撥軍一萬六千精銳部隊於他!”
眾將一聽,只撥這麼點人斷後,都不禁搖頭嘆息,高麗軍可是還有十餘萬人的。雖然他們追擊倒不至於全部都來,但只留這點人斷後,而軍中又糧草所剩不多。士兵們見主力都撤退了,必然也心中驚慌。想要不全軍覆沒可難了。
楊廣連問幾聲之後,卻都無人答應。這讓他頓時火冒丈道:“怎麼了?斷後對於你們來說就那麼艱難嗎?竟然沒有一個人敢站出來承擔此重任?”哪位將軍肯站出來,我直接升他一級!待我軍順利返回之後,還另有重賞!”
楊廣說完之後,虞世基卻是突然陰霾一笑道:“陛下,微臣倒是想起一人,適合當這斷後軍的主將!”
“哦?虞愛卿想推薦何人啊?”楊廣饒有興趣地問道。
虞世基摸了摸自己胡,皮笑肉不笑道:“微臣想推薦許國公之孫,宇明任斷後軍主將。宇小將軍出身將門世家,不但武藝超群,而且採也非常不錯,曾在四年前的東都元宵節賽詩會上力拔頭籌。可見是一位武雙全之良將。”
說到這裡,他頓了一下,然後接著說道:“不僅如此,宇小將軍還在去歲的遠征中,大破高麗潛入我大隋境內的偷襲部隊,擊斃敵酋樸正昌。今趟遠征也再接再勵,打敗了契丹軍的進攻。為北軍成功佔領黑石城立下了汗馬功勞!足見其年歲雖小,但作戰經驗已經毫不遜色於一般大將……”
宇述一聽虞世基這樣說,便暗叫不好,虞世基原本就深得楊廣信賴,而且又向來喜歡用新人。哪有不順勢就讓宇明擔任斷後軍主將的道理?
於是他急忙反對道:“陛下,臣孫宇明雖然立有薄功,但論智謀機變,運籌帷幄,離真正的大將之才還差之甚遠。尚須好錘鍊一番,才有可能成長起來,現在就將他安到如此重要的位置擔任主將,恐有拔苗助長之害。如今微臣的左翎衛軍也缺將領,依臣看來,不如就讓其隨老臣南下,攻那楊玄感逆賊吧。”
不過,宇述的話立刻就遭到了裴矩的反對:“宇大人此話差矣,有志不在年高,戰國時期,神童甘羅也是十二歲為相,六國君臣不一樣服服貼貼?至於宇大人所憂心的身邊將領缺乏之事,更不用擔心。如今剿滅楊玄感逆賊乃是頭等大事,宇大人手下差將,只需向兵部報批,從其他幾軍中徵調即可,難道還會有誰捏著握著不肯借將給宇大人不成?”
裴矩說的話也很有道理,乍一看,的確是非常公正的。但宇述卻知道,裴矩和自己明面上貌似沒什麼矛盾,但暗地裡的小動作不少。畢竟他們二人眼下可說是朝中權力最大,皇帝最寵幸的兩位大臣。自然都想把對方踩下去,然後自己成為官之。所以,他自然會在此緊要關頭,落井下石,企圖讓自己最寵愛的孫兒成為那人人畏之如虎的斷後軍主將,然後趁機送命。
宇述正待再辯護時,楊廣卻是已經被裴矩和虞世基說動,他點了點頭道:“左翎衛軍乃我大隋軍隊中最精銳的一支部隊,此次退兵,事起倉促,所以必須有智勇雙全的大將和精兵斷後,以防高麗軍趁勢追襲。宇小將軍既然之前便有上佳表現,又屢立戰功,說明其軍事才華的確非常出眾。朕以為,對於這種智勇雙全,年輕有為的小將,就應該破格提拔,委以重任!”
說罷,他方正色道:“現在傳朕命令:軍拔營起兵,向涿郡撤退。任命宇明為左備身府折衝郎將,率軍萬斷後,掩護大軍撤退!務必將高麗軍阻於遼河以東一月以上!不得有誤!”
話都說到這份上了,不管是宇述還是宇明都不好再說什麼了。要知道左備身府折衝郎將可是正四的軍職了。只比十二府的大將軍低一級。以宇明的歲數和資歷,只怕再有十年能不能達到這個級別都是問題。
宇明也是無可奈何,只得上前一步,單膝跪下道:“末將領命!一定按陛下的吩咐,完成掩護大軍撤退的重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