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部分(2 / 4)

小說:隋末之雄霸天下 作者:風雅頌

武泰元年(公元28年)的河陰之變,爾朱榮將北魏朝廷中的山東士族屠殺殆盡,使山東士族各大名望世家都遭受重創,數十年都未能恢復元氣。

二是當今朝廷輕視儒,還廢除了自漢朝以來實行的九中正制,改行科舉制。

這一措施雖然主要目的是想打壓關隴門閥,但結果卻是動搖了山東士族的根基。因為關隴門閥的弟考不上官員,還可以入伍當兵,走軍隊這條,混個軍官和將領噹噹。

而山東士族卻幾乎的都是儒,除了象裴家這樣的大家族還有幾個在軍隊中混出了點名堂外,其他的山東士族弟都只能當官,走不了軍隊這條。所以,他們便普遍心懷不滿,大都專注教育弟,而不願從政。

不過,最關鍵的原因還是隋朝是北周的延續,而北周是由西魏權臣宇泰的關隴勢力建立。而山東士族則主要效力於北齊,而北齊是由東魏權臣高歡所建。

楊堅能獨攬大權,廢了北周的皇帝,便是爭取到了關隴貴族的支援。因此中央朝廷中九成以上的官員都來自於關隴勢力,尤其是軍隊幾乎都被關隴勢力所控制。

由於皇帝楊堅的不信任,關隴貴族的排擠,幾乎使山東士族在朝廷中無立錐之地,只能分佈在一些地方官府中任官員。

儘管楊廣即位後,便大力扶持山東士族對抗關隴貴族,不惜讓內閣諸相出現了兩個聞喜裴氏成員,但楊廣登基畢竟只有數年,山東士族在朝中的勢力還是很薄弱的,像原王氏、范陽盧氏、博陵崔氏,基本上都沒有人出任朝廷高官。

宇述說到這裡,宇明便霍地站起身,他眼睛一亮,終於明白過來了。楊廣為什麼會幹出這樣讓眾人都覺得不可理喻的“傻事”了。

。。。

 。。。  

第六十八章 三徵高麗的原因

、、、、、、、、、、

歷史上,隋煬帝楊廣徵高句麗,間接導致了隋王朝的滅亡。先前楊廣滅掉陳朝、滅掉吐谷渾,攻打突厥,都打得很漂亮,但打一個小國高句麗卻連連失敗。連攻打強大得多的陳朝、突厥、吐谷渾等都沒有用上七成兵力,一個人口數萬,兵力十餘萬的高麗,用得著出動軍隊一多萬人嗎,這幾乎就是把傾國之兵派了上去,還有數倍於士兵的後勤民夫,這需要多少糧食和財力啊?

一徵高麗時,山東王簿便開始造反,或許這時可以說,是楊廣沒有把這些山賊亂匪落草為寇放在心上。

可二徵高麗時,兵部尚書楊玄感也造反了,弘農楊氏可是隋朝的一個大家族,所以跟著他造反的重臣高官不計其數,甚至有些皇族成員也參與了,隋朝統治階層的基礎便開始動搖了。

雖然楊廣撲滅了楊玄感造反。但由於從全國抽調地方軍隊,再加上遠征高麗時軍隊傷亡大,造成地方官府無力平反,各地造反之火越演越烈,突厥數十萬大軍又屯於邊境,虎視眈眈,讓隋朝面臨非常嚴重的內憂外困。

可就在這種內憂外患的嚴峻局勢下,楊廣居然還要徵高麗,為一個根本談不上威脅隋朝核心利益的東北小國,不惜毀掉自己父親建立的帝國,他是愚蠢的昏君嗎?這從他以前的表現看,完全不符啊!

宇明可以斷定,以楊廣的雄才大略,他心裡比誰都清楚這樣做的後果。

而且隋軍的戰鬥力強,在徵高麗之前幾乎戰勝,他也親征滅掉陳朝和吐谷渾,也將***打得臣服。可遠征高麗,死傷了上萬軍隊,最後卻連一個小國的根基都未傷到,只佔領了遼西之地,實在是讓人惋惜不已。

是楊廣不懂軍事嗎?可平滅南陳之戰就是他擔任主帥。開皇二十年的遠征突厥之戰也是他指揮的,滅掉吐谷渾亦是他御駕親征取得的成果,他怎麼可能不懂軍事?

說得底,楊廣想把關隴貴族控制的整個北方的軍隊全部葬送,然後調南方之軍北上,將關隴貴族在軍隊中的勢力徹底打殘,另外也能拖死高麗,把內外兩個威脅都解除。

事實證明,楊廣透過徵高麗,的確大的削弱了關隴貴族與士族門閥的力量,這從隋唐交替時便可看出來:北方的割劇勢力,沒有一個領是原有的世家大族,李淵雖然也是李閥中人,但卻是李閥中的旁枝,當時李閥的家主可是李渾。李淵要不是和楊廣是表兄弟,有外戚身份,只怕連原留守的位都輪不到他。

可楊廣為什麼那麼急切的要打擊關隴貴族呢?

其實看一下當時楊廣面對的局面就知道了:在外有關隴貴族把持朝政和軍隊的情況下,隋朝皇室卻人丁單薄。

楊廣的兄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