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當他把這項計劃呈報給希特勒的時候,希特勒沒有同意,對他說:“我不知道,親愛的裡賓特洛甫,不知道你的計劃是不是合適。面對歷史,我們要從長計議,白種人和黃種人遲早要一爭高下。”
在公開演說的時候,他對交戰國的領導人表現出仇恨和蔑視,不要忘記,他這樣主要是用於德國的對內宣傳。當他在有限的範圍內談論國際問題時,他說到外國元首時要更實事求是一些。以下是他在重大路線問題上的真實想法,我可以從他的許多對話中推斷出來。
羅斯福:希特勒從不掩飾他對這位美國總統的反感。他把他當成江湖騙子,認為他把自己的國家拖入戰爭的唯一目的,就是向世人掩蓋他國內政策上的失敗。可是,在內心深處,他覺得羅斯福是一個素質才能高過他的國家領導人,從他給羅斯福起的外號也可以看出他的嫉妒和忌恨。希特勒善於領導群眾,但他隱約覺得自己在這方面無法與“象棋大師”羅斯福抗衡。他在潛意識裡非常羨慕羅斯福發起的終於讓美國人民同意參戰的卓越的政治運動。所以,每次有人提到羅斯福的名字時,希特勒都要勃然大怒。
斯大林:希特勒從不掩飾自己對這位蘇聯領袖的欽佩和崇敬,這是他唯一想近距離認識和了解的外國領導人。他的特使們每次從俄國回來,他都會讓他們講述自己的印象和最細枝末節的事情,而且總是熱情洋溢地發表感嘆:“這個斯大林,他是個很兇狠的人,可是,真的必須承認這是一個傑出的人。”
。 最好的txt下載網
第十一章 這場戰爭的悲劇在於;它是三個天才的男人在決鬥(3)
他對斯大林的最大興趣,在於斯大林在公開場合的舉手投足。他叫特使仔細描述克里姆林宮裡舉辦酒會的情況,我感覺到希特勒總在拿自己和斯大林對比。在與蘇聯簽訂互不侵犯條約的那一短暫時機,希特勒想與斯大林建立個人的親密關係,但枉費心機。
丘吉爾:希特勒對這位英國首相的蔑視到了無以復加的程度。他不只是在公開演說的時候這麼做,與親信談話的時候也一樣。他對丘吉爾沒有一點好感,對丘吉爾的判斷完全徹底,沒有挽回的餘地。當別人談到丘吉爾,這位首相在幾乎沒有任何希望的情況下,不顧自己的人格,勇敢地繼續戰鬥,希特勒對此甚至都懶得假惺惺地裝出敬佩的樣子。他對丘吉爾的蔑視,在爐邊敘談時總是不斷地流露出來。奇怪的是,希特勒說到丘吉爾並不像在說到羅斯福時那樣勃然大怒。如果從希特勒極端複雜的心理狀態來看,這種態度也許可以解釋為什麼他能預設丘吉爾在法國戰役後單槍匹馬與他對抗。
在戰爭的最後幾年裡,希特勒已經不再表露出對英國殖民政策的崇敬。在戰爭期間,希特勒認為丘吉爾不過是羅斯福和斯大林手中的一個沒有主見的工具,是大英帝國的掘墓人。
記錄下希特勒對他的同盟國,或者是站在他一邊國家的元首們的態度同樣很有意思。
墨索里尼:直到最後,希特勒幾乎都對墨索里尼表現出深厚而真誠的友誼。他覺得自己和這位領袖心心相印,因為他們走過同樣的道路。可他也遺憾地發現,墨索里尼並不和他一樣享有絕對的行動自由,因為他的處境必須依賴義大利王室。希特勒從未停止過批評他,1937年希特勒對羅馬進行了正式訪問後對我說,義大利國王維克托·埃曼紐爾對墨索里尼這位領袖態度那麼傲慢,連希特勒都覺得惶惶不安。他坦白地告訴我,他差點要中斷旅行,作為對墨索里尼經常受到侮辱的抗議。在羅馬舉行閱兵式的時候,座位都分配給王室成員了,而墨索里尼卻站著,站在他們身後,從頭站到尾。“這使我十分反感,差點就大吵大鬧起來。只是出於對領袖的尊重,我才沒有讓怒火發洩出來,義大利王室太沒有分寸了,不懂得尊重人。”
在義大利投降和徹底失敗後,希特勒對那位領袖的熱情並沒有怎麼變淡。我覺得這種熱情只是發生了一些細微的變化,變成了同情和憐憫。他把墨索里尼當成一個小弟弟,在嚴格地服從哥哥的命令時犯了幼稚病。希特勒固執地拒絕了墨索里尼的做法,墨索里尼極力想說服他:國際事件會顛覆一個問題多多的政權。
1943年9月,墨索里尼被斯科爾茲內用滑翔機從被囚禁的大薩索山的一間飯店中解救出來之後,希特勒才對他完全失望。墨索里尼的“日記”披露了這個法西斯的締造者的性格。在交談中,希特勒給我們提供了一些細節,強調這位“半島雄獅”的軟弱和口是心非。他覺得既吃驚又痛苦,語氣沉重地對我們說:“我承認我錯了。墨索里尼究竟只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