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9部分(1 / 4)

小說:舊書大亨 作者:開蓋有獎

最初的影印古籍,是以珂羅版技術為主導的。珂羅版是英文collotype的音譯,又稱玻璃版,是照相平版印刷工藝的一種。珂羅版與現代膠版印刷的最大區別是:後者為平面印刷,印刷品影象的層次是靠不同密度的網點構成的;前者則是無網點印刷,影象的層次由不同厚度的油墨“堆積”而成,層次更加豐富細膩,質感也更強。當然,這種影印技術,前期投入與運營成本都是比較高昂的。在20世紀初,使用珂羅版技術影印古籍頗為“奢侈”。因為古籍頁面較多,影印成本自然也隨之提升。一些著名藏書家曾用珂羅版技術來影印極為珍罕的古籍,成書售價往往都超過了同時期的木刻精印本。這部分古籍影印本,如今已難得一見,身價百倍,實際的市場價值甚至可以超越明清時期的刻本古籍。此外,又因有些古籍影印本的底本已徹底毀損或散失,影印本反倒成了極為少見的“全本”,其市場價值、研究價值與史價值則更不可估量了。

譬如民國初年著名藏書家、版本學家、出版家董康,曾於1926…1936年,十年間四次東渡日本,以重金大量搜求中國珍罕古籍。但在日本被視為“國寶”或“重要文化財”的那部分中國古籍,是無法購回中國的,有的甚至連借閱一次都頗為困難。在這種情勢下,他以珂羅版影印的方式將這些古籍複製下來。由於古籍珍罕、印製精良,這些古籍影印本在當年的售價,竟與同樣由董康本人主持、刻印極為精良的“誦芬室從刻”基本持平,有的甚至還超出。由於印量稀少、售價高昂,這些影印本令國內眾多讀者藏家望書興嘆、不易購得。

另一方面,隨著影印技術的逐漸成熟與普及,進入上世紀30年代以來,國內出版社及相關機構也將中國古籍的系統整理與規模影印提上議事日程。與董康等藏書家追求珍、罕、孤、絕的個人行為不同,為廣大讀者、學者和研究者提供數量更多、質量更優但價格相對便宜的古籍影印本,是這一時期出版社的主流訴求。

這一時期,以《四部叢刊》、“百衲本”《二十四史》《叢書整合》等為代表的古籍影印大型叢書,應運而生。僅以《四部叢刊》為例,所謂“四部”,即按中國古典圖書分類法,將所有的古籍分為“經史子集”四大門類,《四部叢刊》就是一部彙集中國古典文化必讀書、必備書的小型《四庫全書》,是中國讀者的“文化頂配”。從1922年起,到抗戰爆發為止,《四部叢刊》由商務印書館編輯,共出初編、續編、三編,共計達502種,分裝成3100多冊,可以說是20世紀我國新出的規模最大的叢書。這是在著名出版家張元濟主持之下的商務印書館,耗費巨資廣搜各史的宋元善本,採用當時最先進的攝影製版技術,嘔心瀝血十餘年方大功告成的一項巨型出版工程。為便於不同階層、不同消費能力的讀者購讀,《四部叢刊》推出過線裝本、縮印本、精裝本等多種裝幀方式,售價也因之有所區別。在發售方式上,也分為預約整售與單行本零售相結合,讀者儘可以根據自身情況,選擇不同的購買方式。當年,著名學者魯迅、胡適、陳寅恪、趙元任、林語堂等,都購讀過不同版本的《四部叢刊》,足見這部古籍影印大型叢書的影響力之大。目前,整部全套《四部叢刊》已極其稀有,拍賣成交價格已超越百萬元。

如今,林逸同意國內四大古籍出版社將自己收藏的蔣清平教授藏書全部影印出版,對於藏界來說,則是一個巨大的轟動。

為什麼?

要知道藏書藏書,就是以藏為主。何為藏?就是揣在家裡,藏在箱底不讓別人看到。孤本,善本,就是這類的東西越少越好。別說影印了,就連隨便照個相都不可得。

中國藏書界的老思想,老傳統在那兒擱著,家寶不能外露,何況還是藏書這種很有內涵的東西。如果都像林逸這樣,把那些孤本善本全都拿出來影印銷售,沒錯,那些喜歡做學問的人是好了,有了便宜廉價的資料可以查究,可是對於藏家們來說,無疑是五雷轟頂。

有了廉價的影印版本,誰還稀罕過目你那價值連城的真本?尤其那些捂在手裡等待著藏書漲價的古籍書販們,他們可就悲催了。市場上沒有的,那是寶貝,市場上氾濫的,那是白菜。

說白了,林逸就等於是把武俠小說中的各種武功秘籍翻印出來,並且進行大甩賣………這還了得,江湖還不亂了套?

因此,當林逸一有這樣的舉動,立馬就遭到了金陵藏書界的口誅筆伐。

當然,大家不能說得太直白,大罵“斷我財路”“絕子絕孫”,而是用義憤填膺的口氣說,林逸這樣做屬於對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