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9部分(2 / 4)

小說:舊書大亨 作者:開蓋有獎

多幾次,目的很簡單,讓那些希望看到這些珍本,近距離接觸這些古書的愛書之人,可以不再唏噓感嘆,不要再徘徊輾轉………這些你們以前無法觸及的古籍,你們都可以看到,都可以接觸到,書,是用來研究和讀的,一個人藏得再好,不如拿出來與爾共享!我想,這也許就是蔣教授的最終遺願!”林逸無比動容地說道。

他這番話立馬擊中了無數愛書之人的心扉,自古以來,那些大藏家全都敝帚自珍,把這些珍本鎖在櫃子裡,珍藏在書架上,讓很多想要藉助這些古書做學問的讀書人,輾轉反側,苦苦哀求而不可得。

但是現在,林逸的大度和慷慨,徹底擊碎了這種藏界的屏障,也給了那些大玩家和大藏家一個狠狠的耳光。

書,只用來讀的,不是用來藏的。與其藏上一輩子,不如與爾共享。

就在所有人為林逸這番話振奮不已的時候,突然,一個聲音道:“好像這些藏書還不是你的吧,現在說這麼多,是不是有些為時尚早!”

冰冷的聲音,譏笑的語氣,還有一絲絲惡毒的挑釁。(未完待續。。)

第三百七十七章。劍拔弩張

自古以來“文無第一,武無第二”,再加上文人相輕,在很多場合下,文人的嫉妒心理會讓很多人做出一些很激憤的事情。不說別的,在文化圈最多的就是筆墨官司,不管是在報刊雜誌上,還是在網路媒體上,唇槍舌劍,你來我往,大家斗的不亦樂乎。

但是像眼前這種大規模古書展覽會上,有人竟然站出來主動挑釁主辦方,並且是這批展覽古書的藏家,那其中的意味就不同尋常了。

如果這站出來這人,只是一般的讀書人,或者觀看展出的普通觀眾,那麼好說,讓保安同志把他請出去就好了,可是站出來這人,偏偏很有名堂,也很有名頭,他乃是江寧一帶少有的藏書世家………朱家的後人,朱梓君。

說起江寧朱家,就不得不提聞名天下的藏書第一閣………“天一閣”。

“天一閣”之所以成為今天的天一閣,既源自範氏十三代的艱苦卓絕的堅守,同時也得益於江寧一批又一批藏書名家的慷慨捐贈,百川歸海,凝聚成如今“書藏古今”的龐大規模。這其中,有一位白鬚長髯、清癯疏淡、氣質儒雅的老人,對天一閣藏品質量的提升有著舉足輕重的貢獻,他就是20世紀在江浙一帶收藏界中赫赫有名的藏書家………朱贊卿。

話說這朱贊卿從小酷愛讀書,長大後對藏書藏品的流傳訊息極為關心,每凡遇到故家藏書散出,他不惜傾囊購之。同時他利用工作之機,往來杭州、上海之間,購買所需書籍。

與一般藏書家專收“經史子集”四部藏書不同,朱贊卿在收購藏書方面往往獨闢蹊徑、慧眼獨具。他廣羅博收,名著稿本、讀書札記、方誌、戲曲、宗教、民俗、音韻等內容,多有所涉,亮點頻現。他的藏書,多善本、珍本,為世人所矚目,這當然是朱先生不惜重金、苦心收求之功。遇到手頭吃緊,又有難以捨棄的典籍時,他寧肯變賣家中財物也不放棄,故人笑為書痴。

朱贊卿的藏書中最得其“歡心”的“寶貝”之一,就是萬斯同《明史稿》稿本。1934年,沙孟海獲悉河南人有部《明史稿》要出售,在甬上藏家間奔走傳告。當時,寧波著名藏伏跗室和蝸寄廬兩家皆因價格過高而放棄。最終,朱贊卿東挪西借,湊足900銀圓買下了這部書。後來,又購得黃宗羲《明文案》手稿,他將兩部書放入一個書櫃,稱之為“句章雙璧”(句章為寧波古地名),愛惜不已。隨後,《明史稿》經許多著名學者及版本目錄學家、書法家鑑定,確認為萬斯同的手稿本無疑。在這部書上,萬氏編纂明史過程中的選擇、取捨、分合、排列等,均清晰可見,因此,它便具有了清修《明史》重要底本的性質。由此可見,這部《明史稿》具有稀見的史料價值,彌足珍貴。

值得一說的還有顧校《儀禮註疏》。跑單幫書賈林雲葆常去朱家向朱贊卿“推銷”一些古籍和古董。1944年的一天,林雲葆給朱贊卿帶來了萬二十一年監本《儀禮註疏》,十七卷,六冊,書上有大量的批校題跋,並鈐有“思適齋”“顧廣圻印”諸印。原來,這是幹嘉時期最負盛名的校勘學家顧廣圻的校本。黃跋顧校來是藏書家爭相收藏的物件,其文獻文物價值不下宋本。

然而,林雲葆的要價高得嚇人。朱贊卿為了得到顧校《儀禮註疏》,前後時半個月,往返六七次,以《寧波府志》《四明六志》《奉化縣誌》《鎮海縣誌》《餘姚縣誌》等作價6000元,又忍痛把房產出典,還搭上了一件大毛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