麼要上節目?”
“新演員問我能不能上節目?”
“為什麼這段不能上?”
“只能跟他們分析,比如你這次的演出效果不好,積累的作品量不夠,沒有多少東西能拿到線上,上了第一期之後,第二期就沒有內容了……”
“沒有準備好就上節目是件非常恐怖的事,我們導演老跟他們強調一個觀點,不一定上節目就是好事,也不一定晉級了就是好事,漂亮的表演,被觀眾喜歡才是最重要的。”
“觀眾可能在別的節目裡看過,上來一位特別差的選手,導師瘋狂地罵他,可能早期的很多選秀是這種邏輯,但我不想做這種節目,我希望每個人上臺前,心智已經準備好了。”
“有一些別的節目會保留的衝突段落,比如選手在幕後的衝突,我不會在節目裡保留。我們是一家喜劇公司,做的是喜劇節目,更希望觀眾帶著愉悅的感覺看脫口秀,這算我個人的審美吧。”
丁旭好奇道:“您為什麼做喜劇導演?”
“沒辦法,從小我就喜歡喜劇,和很多喜劇演員一樣,小時候也是班裡最搞笑的,每天以逗得全班鬨堂大笑來獲得成就感。”
“辭職後給笑果文化投簡歷,和李誕早在13年就相識了,讀研期間我去英達導演的情景喜劇《我們一家人》做編劇實習生,李誕也在那裡做編劇,很喜歡他寫的內容。”
“當時整個笑果也沒幾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