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部分(3 / 4)

小說:歷史的刀鋒 作者:吹嘻

就暫時對他們網開一面。隨著統一大業的日趨完成,朱元璋屠殺武將的計劃也就列入了他的日程安排。

第二次大規模地屠殺活動是在洪武二十六年(公元1393年),有人告發大將藍玉謀反。

藍玉戰功卓著,可朱元璋並不念及他的功勞,接到謀反密報,立即將其處死、滅族。又採取株連蔓引的方式,用了兩個多月時間,將牽涉此案的功臣及其家族一萬五千多人殺害。

即使在胡藍兩案中僥倖“漏網”的有功之臣,朱元璋也要尋找機會與藉口一一處死。

享有“明朝開國功臣第一”之譽的徐達背上突然生了一個癰,正當病情見好時,突然接到朱元璋的“皇上賜膳”。徐達開啟一看,卻是一隻蒸鵝。醫生曾再三吩咐過,此病禁吃蒸鵝。既為皇上所賜,徐達不得不含淚吃下。後果不言自明,不幾天,他就病重而亡。

朱元璋還毒死了開國元勳劉基,絞死曾為宰相之一的汪廣洋,將平定廣東的朱亮祖父子、兒時小夥伴江夏侯周德興一一處死……

只要心懷疑忌,稍有不滿,朱元璋唯一的處治方式就是殺。他幾乎殺紅了眼,就連自己的親侄李文忠也不放過。

txt小說上傳分享

狹隘變態的農民皇帝(9)

朱元璋利用幾次黨獄,前後一共誅殺大臣四萬五千多人,將驍勇之將、有功之臣幾乎殺了個一乾二淨。

一次,心地較為仁慈的皇太子朱標委婉地勸諫朱元璋說:“陛下殺人過濫,恐傷和氣。”朱元璋沉默不語。第二天,他將一條荊棘放在地下,要皇太子拿在手中。皇太子面有難色,朱元璋說:“你怕上面的刺刺手不敢拿是不是?我把這些刺都給削掉了交給你豈不更好?”

直到臨死前夕, 朱元璋還在處心積慮地為鞏固子孫後代的“江山”而“削棘”。在一而再、再而三的大屠殺中,好不容易還剩下傅友德、馮勝等幾個“碩果僅存”的元勳宿將,朱元璋擔心自己死後他們不服排程,又將這些“漏網之魚”殺得乾乾淨淨、一個不留。

朱元璋集權的目的達到了,他的統治地位也得到了鞏固,不再擔心有人謀反篡權。然而,他萬萬沒有想到的是,堡壘最容易從內部攻破,此後的皇權之爭變成了內部相殘。就在他死後不久,燕王朱棣從北京揮師南下奪權,朝中卻找不出一個可以抵禦、抗擊燕王的軍事將領。朱元璋自食其果,經他傳下的皇權不知不覺地於朱氏家族內部變了顏色。倘若地下有知,他將作何感想?

朱元璋大肆殺戮功臣,在中國歷史上首屈一指,還沒有哪位帝王能夠超出其右。為了達到加強中央集權、鞏固政權統治的目的,難道非得大肆殺戮功臣不可嗎?天下有識之士希望趕跑蒙古異族後漢人可以揚眉吐氣地過上幸福舒適的日子,出現漢唐的博大恢弘與繁榮昌盛,他們怎麼也沒有想到盼來的是前所未有的專制殘酷與血雨腥風,等來的是一副套在自己身上的沉重枷鎖。

朱元璋之所為,很大程度上出於嚴重的心理變態與人格分裂。

從一個食不果腹的放牛娃,一躍而為主宰天下生殺大權的“天子”,這一反差實在是太大了。如果是一個破落的貴族,他時常回味、陶醉著的,肯定是往昔那耀眼的榮華與富貴;而對朱元璋來說,雖然當了皇帝,他時常憶念與咀嚼著的,卻是過去的貧窮與落魄。儘管不堪回首,可它們總是不由自主、不依不饒、不期而至地闖入他的睡夢與心頭。而只要想到過去的貧窮、屈辱與痛苦,他的心中就會莫名其妙地湧出一股憤怒,當然還有自卑。至尊與自卑是一對相依相隨、形影不離的孿生兄弟。有憤怒就要發洩、要報復,只要他願意他可以為所欲為地殺掉任何礙眼之人;有自卑就渴望得到別人的尊重,他有著至高無上的世俗地位、實際權力,他渴望在任何方面至高無上,更希望在人們眼裡、心中至高無上。

他恨一切達官貴人,更恨他們的作威作福,因此他首先拿獲得既得利益的新貴們“開刀”。

他恨那些貪汙腐化、欺壓百姓的官僚,貪贓六十兩銀錢以上的就要梟首示眾,並處以剝皮之刑。各府州縣衙門左首的土地廟,就是剝皮刑場,人稱皮場廟。而貪官總像韭菜般割了一茬又一茬,急得朱元璋直跺腳:“我欲除貪贓官吏,奈何朝殺而暮犯!今後犯贓的,不分輕重都殺了。”

他恨地主富農,對田主劉德的無情無義仍然記憶猶新。他將江南一帶的地主遷往鳳陽,又徙天下富戶於南京。這些地主、富戶一旦離開原來的地盤,也就喪失了過去的社會地位與經濟優勢,對他們無疑是一種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