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部分(2 / 4)

小說:把孩子培養成財富 作者:冬兒

到,在自己眼中一向豪放並不怎麼細膩的媽媽,卻把她小時候的事情講述得十分細緻。

“許多小事媽媽都記得清清楚楚,”女記者激動地說,“快出生之前,我在媽媽肚子裡屁股朝下。為了便於生產,我媽天天要跪著轉動身子,費了不少力氣。生我的時候也遭了大罪,因為我的個頭太大,不好生……我結婚以後,我媽寄來的錢,我都心安理得地花了,從來沒有覺得有什麼不應該。一年前,我曾經對我媽說過,每月要給她寄100元,可我卻從未兌現過,媽媽也沒有向我要。這次,聽媽媽講了我小時候的事,我特別感動,回北京後,馬上寄去1400元,從我許願的那個月補起!我媽真是不容易,我得好好孝敬她……”說到這裡,她的眼淚直在眼眶裡打轉。

我也差點流淚。

過去常說“養兒方知父母恩”。這位年輕的女記者雖然還沒有孩子,但透過和母親的交談,她瞭解了母親的養育之恩。所以,過去心安理得靠母親接濟的她,終於懂得了用女兒的心去回報母親,這真是難能可貴啊!

怎樣讓孩子們知道母親的不易呢?

我建議搞個《我是怎樣長大的》徵文活動,讓孩子都去訪問自己的媽媽或關心過自己的人,讓他們從小知道,在他們的成長中,媽媽爸爸付出的心血,周圍人們給予的關心和愛。

一棵小樹的成長,離不開陽光和雨露,離不開土壤和養料。當它長成大樹,變成木材,建成高樓大廈時,就是最好的回報。

同樣,一個孩子的成長,也離不開媽媽爸爸和親人們的關懷和愛護,離不開老師、同學和許許多多人的教育和幫助。孩子要把這些愛牢牢地記在心中,好好學習,努力工作,長大以後用自己的行動去回報祖國的愛、人民的愛、親人的愛。

家長要讓孩子感受到親人對他的關心、對他的愛,並且一點一滴地教他去回報別人。

孩子的正確思想是靠灌輸的,愛的種子是需要培育的。無情無義的孩子的出現,是對家長過度溺愛的報應。

孩子只要瞭解了媽媽的辛苦和不易,就一定會熱愛媽媽、回報媽媽的。

回報與酬謝不同。回報是一個人從內心裡感謝別人對自己的幫助,代表著一種深深的情誼;而酬謝,是一種還禮,一種答謝,多少摻雜了一些經濟的利益。

兒女和母親之間的感情是一種自然的、發自內心的親情。母親並不希冀什麼回報,而每個孝敬父母的孩子都知道回報,也都在默默地、自覺地回報。正是這種親情,維繫著每一個家庭,成為家庭幸福的凝聚力。

教孩子懂得回報(2)

所以,一個家庭是不是幸福,並不在於錢的多少,而在於家庭成員之間親情的深淺,家庭凝聚力的大小。

一個母親,不必企盼子女當大官,發大財,只要你用人格的力量把孩子培養成人,你一定會有一個幸福的家。

書包 網 。 想看書來

接受孩子的愛

愛是什麼?

愛是一個口袋,往裡裝產生的是滿足感,而往外掏產生的是成就感。

愛是一種感受。一個人在被他人需要時,才能感受到自己生命的價值;一個孩子在被大人需要時,才能感受到自己幼小的生命是多麼地偉大,於是感悟到一種深深的愛意。

對成人來說,接受孩子的愛是幸福的,快樂的;但是對孩子來說,給予別人愛,別人能理解、能接受、能感悟到,比接受成人的愛更快樂!然而,今天許多的父母,卻把孩子們“愛的機會”壟斷了,把孩子們“愛的權利”剝奪了。在獨生子女的家庭中,孩子被各種各樣成人的“愛”包圍了,所有的大人都比孩子“強大”,比孩子有“實力”,孩子沒有愛大人的機會,反而被大人“愛”得死去活來。

一個女孩正在家裡寫作業,爸爸下班回來了。剛剛在學校接受過愛的教育的孩子馬上倒了一杯茶水,遞到爸爸面前:“爸爸,請喝茶!”

誰知,爸爸冷冰冰地說:“去,去,去,寫作業去!別趁機跑出來玩兒!誰用你倒茶,多考個100分比什麼都強!”

一個男孩看到有病的媽媽在廚房做飯很辛苦,便走進廚房說:“媽,我幫你幹!”媽媽馬上揮揮手說:“不用你,把你的書念好,就是關心你媽了。媽媽可不希望兒子長大當廚師,媽要你當研究生!”

孩子心中剛剛萌發起來的愛的火焰一次又一次被父母無情地撲滅了。漸漸地,孩子明白了,父母所要求的就是他考高分、上重點學校,別的什麼都不需要了。然而,這不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