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在物慾社會的心靈演變史,它沒有停留在官場的表象上,而是以官場、城市、農村、家庭為背景,以精神的變化和情感的走向為線索,多角度切入人的精神和靈魂,全方位反映人的精神追求與現實利益之間的矛盾。其次,主人公善與惡、榮與辱、崇高與墮落的交織,不僅僅來自官場,本質上源於精神與物質、清高與慾望、權力與利益之間無法迴避的、牢牢凝結在一起的矛盾,從而構成了他的人生鏈條,那就是從堅守信念,到迷失自我,再到放棄操守,牟取金錢和權力,回過頭來又利用權力為老百姓辦好事、辦實事直至自取滅亡。再次,《斷裂》顯然擺脫了官場小說的習慣視角,譬如,主人公妥協於現實,卻並沒有完全隨波逐流,靈魂被汙染卻沒有喪失心靈的原則,權欲、肉慾和物慾在吞噬他精神的同時,卻一直保持著一顆善良、悲憫的心。在現實生活中,一個〃雙重〃人格的人,是很痛苦的,我們可以想見卞紹宗複雜而備受煎熬的心路歷程,當人生的價值需要靠謀取權力來實現的時候,我們就不難為卞紹宗每一次痛苦的抉擇和精神上的斷裂找到答案。第四、小說給以孔令謀為代表的深受儒家文化薰陶的中國知識分子、以勞模〃父親〃為代表的社會主義國有企業的主人、以校長龐社教為代表的中國農村貧困地區教育工作者、以甄芹芹為代表的農村個體戶、以小乖乖為代表的賣身貧困生等各階層〃角色〃提供了〃登場〃的機會,構成了奇異而逼真的現實世風、世相、世貌,把對中國各階層人物命運的思考置於了一個更寬闊的社會背景下,使作品有了更強的現實意義。這些可圈可點之處,在普遍意義的官場小說中是看不到的,這再一次證明了秦嶺思考問題的獨特性和提煉素材的能力。
←虹←橋←書←吧←。
第2節:第一章:最後的鴛鴦浴(1)
在我看來,一個作家擁有才華固然重要,而具備獨特的視角比擁有才華要重要得多。視角獨特了才會有超乎他人的發現,如果視角和芸芸眾生沒有什麼區別,光憑才華,寫出的東西只能是大路貨,很快會被歲月湮沒,被讀者忘記。秦嶺的小說之所以被文壇稱道,最根本的,在於他善於發現。我最初注意秦嶺的小說是他的《坡上的莓子紅了沒》(《新華文摘》2006年第4期),小說裡的阿婆濃縮了中國勞動婦女吃苦耐勞的美德、頑強的意志和堅韌的精神,無論旱年的災情嚴重到何種程度,她都要把民歌奉獻給所有的莊稼漢,給他們以心靈的安慰。在這篇小說裡,作者自覺跳出了一般作家固有的鄉村敘事模式,避開鄉村政治的博弈,站在中國農村社會轉型期的時代高度,從自己的農村生活體驗和鄉親日常的凡俗生活出發,用細膩的描寫和跌宕起伏的情節,把自己滿腔的理解和深切的體恤傾注於每個角色,讀來震人心魄。他創作的《繡花鞋墊》(《中篇小說月報》2003年第11期)、《不娶你娶誰》(《中篇小說選刊》2005年第3期)、《棄嬰》(《小說選刊》2006年第10期)《碎裂在2005年的瓦片》(《小說月報》2006年第2期)《燒水做飯的女人》(《作品與爭鳴》2006年第5期)《皇糧》(《中篇小說月報》2007年第11期)等一系列反映農村生活的小說,同樣是以獨特的發現和對生活反習慣的重新解構,使大家在嘈雜紛亂的文壇,有幸聽到了秦嶺式的足音。秦嶺在《斷裂》的主題開掘和藝術探索上顯然繼續秉承了他在農村題材小說創作中的諸多優勢,並揉進了他的城市生活積累,使小說在背景鋪設、情節設定上顯得嚴絲合縫,不留痕跡,特別是主人公從九十里鋪掙扎出來,最後又魂歸九十里鋪,其象徵性真是意味深長。卞紹宗的悲劇不只是卞紹宗個體的悲劇,他漸進式、反覆性、矛盾性的心路歷程,很容易引發讀者對自身、對現實和對社會陷入嚴肅深入的思考。
秦嶺長期在官場生活,又有在農村生活和工作的經歷,他還一度從事過理論研究工作,寫過大量的社科類理論文章,而理論研究是離不開理性思考的,這是作為一個成熟作家難得的優勢。正是這些人生體驗,再加上他在開掘主題上習慣於劍走偏鋒,往往能夠出奇制勝,劍劍見招,從而成全了秦嶺小說的過人之處。需要提醒的是,劍走偏鋒只是一種創作的招法,不一定在作者的所有創作中都能行得通,我相信,秦嶺會認識到這一點,我們有理由期待他的下一部作品。
2007年12月於省城
第一章:最後的鴛鴦浴
原清谷縣縣長卞紹宗被〃雙規〃的前一天晚上,還在遠離清谷縣的省城,和他的初戀情人周筱蘭陶醉在繾綣、纏綿的溫柔鄉里。從浴盆裡蒸騰而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