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部分(2 / 4)

小說:王府的前世今生 作者:想聊

爵。朕封諸弟為親王,何所不可,而必借承襲莊親王爵而加厚於十六阿哥乎?”

2。精通音律的十六王爺允祿

允祿精數學,通樂律,承父親康熙帝的指授,參與編訂《數理精蘊》。後擔任充演算法館總裁、玉牒館總裁,他在掌管樂部期間,對禮樂實施了多種革新。乾隆元年(1736年),任總理事務大臣,兼管工部事務,食親王雙俸。二年(1737年),乾隆帝獎其總理事務的業績,加封鎮國公。乾隆六年(1741年),殿陛奏中和韶樂,帝覺音律節奏與樂章不協,因命和親王弘晝同允祿奏試,允祿因言:“明代舊制,樂章以五、六、七字為句,而音律之節奏隨之,樂章音律俱八句,故長短相協。今殿陛樂若定以四字為句,則與壇廟無殊,惟樂章更定,大典攸關,謂宜會同大學士、禮部將樂章十二成詳議,令翰林改擬進覽。”二十六年(1761年),允祿等又請造特磬十二虡,與鎛鍾配,鑿和田玉為之。二十九年(1764年),允祿七十歲,乾隆賜詩褒獎。三十二年(1767年)去世,年七十三,諡“恪”。

莊親王允祿編過一套流傳至今的曲譜《九宮大成南北詞宮譜》,現在還可在網際網路上搜尋到。該譜系戲曲曲譜,簡稱《九宮大成譜》。允祿奉敕編纂,樂工周祥珏、鄒金生、徐興華、王文祿、徐應龍等分任其事,乾隆十一年(1746年)完成。全書82卷,收錄北套曲188套,南北曲臺套36套。南北曲單體曲牌2094支,合南北曲變體,共4466曲。編排按宮調分類,首分《南詞宮譜》、《北詞宮譜》兩大類,各類中每一宮調先列單體曲牌,後列套曲。全書材料多引自唐宋歌舞大麴、宋代南戲、金元說唱諸宮調、元明清戲曲,所錄各曲均分別正字襯字,註明工尺、板眼、句讀、韻格,是一部研究南北曲音樂的豐富參考資料書。較常見的版本有乾隆內府朱墨套印本、民國十二年(1923年)古書流通處影印本,以及1987年臺灣學生書局(臺北)本

第六章莊親王府(2)

此外,允祿擅改寫體現皇家風格的歷史大戲,他根據流傳甚廣的歷史故事《目連救母》、《西遊記》、《三國志》、《水滸傳》等,將其改編成《勸善金科》、《昇平寶筏》、《鼎峙春秋》、《忠義璇圖》。這些戲劇,每部各10本,240出,4部約1000出。

雍正對莊恪親王允祿的評價是:莊親王和平謹慎,心地純良,然遇事少有擔當,但必不至於錯誤。

3。莊親王府的變遷

莊親王府原在西四北太平倉,向北直到麻狀元衚衕。根據《乾隆京城全圖》上描繪的王府規模看,莊親王府中軸線和其它王府一樣,東路偏北為莊親王家族祠堂,西路為花園。府分為三路,中路正門五間、大殿七間,東西配殿各五間,還有後殿、後寢、後罩房,西路為花園,東路為附屬院落,建築格局極為雄偉。因為始王是皇帝的哥哥,又戰功赫赫,莊親王府的建造規模在同一時期的王府中算比較大的。

莊親王府原為明太平倉舊址,清以後改王府。它南起太平倉衚衕,北至群力衚衕,東起西黃城根北街,西至西四北大街,新街口南大街。範圍廣闊,佔地面積之大,居北京各王府前列。《乾隆京城全圖》描繪的該府分成三路。中路正北面闊五間,大殿面闊七間,前出丹墀,東西配殿各面闊五間,後殿面闊五間,後寢面闊七間,後罩房面闊九間。西路為花園,東路為附屬院落。建築宏偉。

莊親王府雖然位於太平倉衚衕,但莊親王家族卻並不太平。1900年,八國聯軍入侵北京時,莊親王載勳曾在王府設立拳壇,並且縱令義和團抗擊八國聯軍,襲擊使館,開罪列強,慈禧將其奪爵,令其自盡。莊親王府也遭到了八國聯軍的縱火焚燒,建築大部分被焚,府內一千多人全被燒死。載功居住時,王府的一半均是廢墟。莊親王一支共傳8世11王,其中2人奪爵。

民國時期,因傳聞在豫王府(府址在現協和醫院)的地下和牆壁中挖出大量黃金,北洋軍閥李蓴及其弟李馨也想在王府挖得黃金,從末王載功手中購買了莊親王府,愚蠢的李蓴兄弟拆建剩餘全部的王府建築,希望從中發現隱藏的財富,結果王府建築慘遭毀壞但卻毫無收穫。後又在原址建房,改稱平安里,並在府內開闢一條東西向道路與黃城根相連,將王府分為南北兩

部分。

後在此地又開闢為平安里大街(併入地安門西大街)。其址被分割成南北兩區。今太平倉西口路北為莊親王府的部分遺址。現在王府原建築已基本無存,地安門西大街西段路北的幾座歐式小樓為李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