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來知道它裡面是鈞瓷,知道鈞瓷在中國陶瓷史上的重要地位。將來講瓷器的時候,我會詳細講到。我一開始誤認為這個掛屏很老,因為鈞瓷都是宋元時期的產物,我就以為整個掛屏都是宋元時期製作的。後來才知道是民國時配的框。由於當時河南禹縣鈞窯窯址被發現,鈞瓷殘片出土後,非常值錢,所以專門拿出來,鑲製成掛屏。
透過這套掛屏,我增長了很多知識。它是使我真正走向收藏之路的一個重要物件,至今還掛在觀復博物館,觀眾可以隨時去看。
屏芯的裝飾
古代對屏芯的處理特別重視。最早的屏風可能不考慮屏芯裝飾,能夠擋風就可以了。至於上面畫什麼,對於我們來說都不重要。隨著社會進步,人們才開始逐漸改善屏芯。當時有很多裝飾手段。比如用漆。中國是最早使用漆的國家之一,大約七千年以前,我們就開始使用漆了。再後來有云母、螺鈿、琉璃,等等,所有可以用於裝飾的東西,都用到屏風上。電影《滿城盡帶黃金甲》裡的屏風都非常富麗堂皇,說起來,它是有本可依,還就不是隨便憑空想象。當時唐代喜歡用大量的反光物做裝飾,比如雲母、琉璃、貝殼等等。凡是反光的東西,唐代人都比較感興趣,覺得富麗堂皇。我們後來也是這樣,鑲牙都得是金牙,顯得有錢。
宋朝人張彥遠,在《歷代名畫記》中有一段記載。三國時有個著名畫家叫曹不興,受命給孫權畫屏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