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透過這樣的方式引誘我們到腹地,再截斷我們身後的糧道,等到我們糧草不濟而想退兵的時候,我們已經審圖高麗腹地上千裡,而我們想要退兵就要穿越高麗腹地,而在這段退兵的路,正是高麗人苦心經營想全殲我們大軍的陷阱。因為,被我們擊潰的高麗數十萬大軍,肯能已經進入了伏擊圈。”
“就那些高麗潰兵,他們還有一戰的能力嗎?”程知節不屑的問道。
“正面交鋒肯定不低我大唐大軍,可設伏呢?”李道宗反問道,“上兵伐謀,真正的大戰靠的是謀略!”
李道宗的話說完,大帳中再次陷入了沉默。
因為,大家都清楚意識到了李道宗分析之後唐軍對面對的危局。頓時清楚了高麗大軍的真正的意圖是什麼。
“不退,糧草難以維繫;退則會中高麗的伏兵之計。那你們說,該怎麼辦?”李世民淡淡的問道。
“眼下只有一個辦法,那就是解糧草問題!”薛萬徹開口說了一句廢話。
“糧道不疏通,怎麼解決糧草問題,可要疏通這千里的糧道,我們得派出多少大軍才行啊!”岑文字憂心的說道。
大家又是一陣的沉默。
最終,也沒有想出什麼解決的辦法!
“你們先下去吧!讓朕一個人靜一會!”李世民淡淡的開口說道。
“諾”諸人躬身離開。
大帳裡只剩下了李世民個王德兩個人,王德看到李世民陷入了沉思之中,也識趣的退出了大帳。
第六百八十三章 有個辦法
第二天,李世民召集眾人開始商議對策,大家靜坐沉默不語。
半響,李世民這才開口說道,“你們都說說該怎麼辦吧?是繼續攻打高麗呢?還是退兵回幽州,明天開春再攻打高麗?”
其實,這是一個難題,因為,要是退兵回幽州,別說路上遇到伏擊,就說這次的對高麗的北征算是無功而返;要是說繼續前行,滅了這個國家,那糧草是一個問題,必須儘快解決。
“皇上,微臣的意思還是退兵回幽州,明年開春在來吧!”房玄齡開口說道。
“玄齡,說說你的理由?”李世民淡淡的說道。
“皇上,不管路上遇到什麼樣的伏兵,只要我們謹慎行軍,再派出大量的斥候,就可以避免遭受埋伏。”房玄齡分析道,“而我們的糧草節省著用的話,可以用二十天的時間,足夠支撐我們到幽北草原,只要進入了幽北草原,大軍就不愁沒糧草可用。”
“皇上,末將不同意房相的意見!”突然,房玄齡的話剛說完,就見程知節反對道,“這次我們大軍攻打高麗,付出了多少將士的性命才攻下了這麼多城池,豈能就因為一句糧草不濟而退兵呢?末將認為我們該不退反進,殺高麗人一個措手不及,一舉攻破高麗都城。”
“皇上,微臣同意房相的意見!”岑文字開始支援房玄齡。
“皇上,末將認為房相說的很多,還是要慎重行事啊!”薛萬徹也支援房玄齡的建議。
“那你的意思呢?”李世民向李道宗問道。
“皇上,現在最大的問題就是糧草,只要解決了糧草問題就什麼都好辦。微臣的建議是,我們不能退兵,不但不能退,反而要加大攻勢,高麗國小,經不起大戰的折騰,從這次的戰役可以看出他們已經在舉國作戰,只要我們克服眼前的困難,就能一舉攻克他們的都城,平了遼東,雪了前朝的恥辱。”李道宗朗聲說道。
“對,皇上,我們不能退兵啊!”李仙重也開口說道。
因為,李道宗說到了前朝的恥辱,實際也在暗指要是這次退兵,跟前朝北征高麗無功而返又有什麼區別呢?
“你想的跟朕的想的一樣!”李世民點點頭說道,“我們是進入了高麗人設下的圈套,但這個圈套又何嘗不是我們自己願意進來呢?朕早就料到了高麗人的戰略意圖,只是沒有想到他們魄力會這麼大,甘願用一半的國土做誘餌。”
隨即,李世民停頓了一下繼續說道,“當初李恪也建議過朕,讓朕注意糧草輜重的運輸,只是朕考慮欠妥,沒有想到問題會這麼嚴重。”
聽到李世民承認自己的錯誤,大家都低下了頭。
“但是,朕這次御駕親征,不滅高麗誓不還朝。”李世民狠狠的說道,“所以,不要再提退兵的事情,大家想想該怎麼解決糧草問題吧!”
李世民的一句:不滅高麗誓不還朝。震的大家耳膜生疼,他們沒有想到皇上會立下這等誓言,會將對高麗的大戰看的這麼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