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到他的辦事效率會這麼高,這麼就給了李世民建議。李恪心裡清楚,李靖跟李世民諫言的時候可能提到了自己,李世民才會詢問自己。
“父皇,兒臣覺得李將軍的建議甚好!”李恪簡單的回答道。
“那你覺得誰總合適統帥和組建這支兵馬呢?”李世民繼續詢問道。
當李世民這句話開口的時候,李恪頓時清楚了自己心裡的疑惑。李世民為什麼大膽的將北方的全部兵馬大權交給自己,他要實行精兵簡政的話,北方四道很多州縣的兵馬都會要裁撤,這樣一來自己手裡的軍隊數量也不會很多。而且,今天李世民向自己詢問這支兵馬統帥的人選問題,意思很明顯,就是阻止自己插手這件事情,這樣的話這支兵馬的統帥肯定不是自己,只要朝廷有了這樣的一支精兵,那自己還能夠敢擁兵自重嗎?
果然,李世民不愧是雄才大略的皇帝啊!他看似簡單的任命,其實都留有後手。
李恪解除了自己心裡的疑惑,對李世民道,“兒臣覺得李將軍最為合適!”
大唐現在軍方除了李靖、李孝恭、李道宗和李績之外,還真沒有再合適的人!侯君集也可以,不過李恪想到歷史上侯君集的不安分,他生怕現在舉薦侯君集,倒時候侯君集真要造反的話,李世民可能會將原因怪罪到自己身上。不過李孝恭和李道宗李恪也不敢提,李孝恭和李道宗兩員大唐名將現在一個出任宗正寺卿,另一個出任禮部尚書,這就足以說明李世民心思,至於李績現在已經跟自己成了敵人,李恪自然不會大公無私的建議他擔任這個職務,倒時候恐怕遭殃的可能就是自己了。所以,李恪才會提議李靖,即便李靖現在年事已高,即便李靖現在已經決定致仕。
“恩”李世民見李恪舉薦了李靖,他只是微微點頭,並沒有發表自己的意見,而一旁的突利摸不清李世民和李恪之間到底在說什麼,不敢開口說話。
“那你就下去吧!等到婚禮完成再回幷州,這段時間你要安分一點!”李世民淡淡的說道。
“諾,兒臣告退!”李恪道,他現在心裡震驚不已,他不知道李世民話中最後一句是什麼意思,難道是在警告自己,但是又在警告自己什麼呢?
所以,退出御書房,李恪匆匆來到千秋殿,給楊妃請安之後並沒有多做停留,而是直接回府,他覺得李世民最後說的這一句話不會無的放矢,肯定有原因,他想搞清楚李世民這是在警告自己什麼。
還有,李恪覺得有一個歷史問題他必須搞清楚,那可是關係他的將來,那就是玄武門政變的真正原因。
第四百一十二章 岑文字的策略
李恪回到府中,就將朱童召集到書房,他跟朱童詢問關於在長安城這段時間鷹衛情報系統的活動跡象,朱童給李恪做了詳細的彙報,除了監視辯機和長孫無忌之外,鷹衛情報系統沒有做什麼,甚至連李泰的魏王府都現在都已經不在是鷹衛情報系統的偵查範圍了!
那究竟是哪裡出了什麼問題呢?李恪心裡疑惑道,為什麼李世民會走最後說那麼一句話呢?
不過,就在李恪陷入沉思的時候朱童彙報道,“殿下,七殺今晚可能就會到長安!”
“恩!”李恪被朱童的這句話點醒,他猜測李世民告誡自己安分一點,可能跟七殺在揚州是活動有關係。畢竟,根據七殺的彙報,他們已經發現了寶藏的位置,而既然七殺能夠發現寶藏的位置,那李世民的暗衛“唐”怎麼就不會發現七殺組織呢?
所以,李恪肯定李世民告誡自己的真正目的就是讓他不要插手寶藏這件事情!
不過,李世民越是重視揚州的隋煬帝寶藏,李恪心裡就越驚訝,到底寶藏裡藏有什麼呢?為什麼會讓李世民和長孫無忌這麼重視呢?但聯想到大唐在最為困難的時刻李世民都沒有動用揚州寶藏的錢財,這就說明裡面藏的不光的金銀這麼簡單,可能還有一個令很多忌憚的秘密。
“本王知道了,你下去吧!”李恪想通了問題的關鍵,看朱童還在書房,就對他吩咐道。
“諾”朱童離開了書房。
朱童離開,李恪百無聊賴之際便翻看李靖送給自己的他著寫的《衛公兵法輯本》,李靖的這本兵書不但延續了孫子兵法十三篇框架,而且裡面有很多他自己親身經歷的戰爭經驗的總結和對戰爭的思考,確實是一部軍事方面的大作,李恪在書房中一看就看了一個下午。
傍晚時分,楊恩來請李恪去用膳,李恪回到前廳用完晚膳,剛回到書房,就聽見楊恩彙報說岑文字來了漢王府,現在正在前廳,李恪讓楊恩將岑文字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