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
李恪正在書房看書,就見王中長匆匆而來,將一份鷹衛密保交給了李恪。
李恪看完密保,臉色陰沉,半響沒有說話。
王中長就那麼靜靜的站在李恪,靜等李恪的吩咐。
“天降大雨,洛水流入洛陽宮,這裡面肯定有蹊蹺,你去讓暗衛查查!”李恪淡淡的說道。
“諾”王中長領命。
“你讓七殺來到書房!”李恪繼續說道。
“諾——”王中長領命離開。
半響,七殺穩步走進了李恪的書房。
作為七殺的頭領,他現在沒什麼任務,這次李恪遊玩,就將他帶在了身邊。
李恪現在沒有任何軍職,除了自己的親衛,根本就調動不了一兵一卒,所以,遇到問題就只能靠七殺這支強悍的組織。
“七殺,你現在的任務就是給本王盯緊長孫無忌和太子李承乾!”李恪冷冷的說道。
常言到,使出反常,必有妖孽。洛水能夠流入洛陽宮,這就是一樁反常之事,李恪覺得這裡面肯定有問題。
“諾”七殺領命離開。
又過了幾天,王中長將一份朝廷對於洛陽大雨的處理公文遞給李恪,立刻端詳了片刻,就仍在了桌上。
他早已猜到了朝廷的做飯,無非就是調撥錢糧救災,再進行一次大赦天下,將這個複雜的問題引到天意上面。
可是,王中長還給了他一份魏徵奏章的副本,讓李恪的觸動很大。
因為,魏徵藉此機會上了自己的《諫太宗十思疏》:臣聞求木之長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遠者,必浚其泉源;思國之安者,必積其德義。源不深而望流之遠,根不固而求木之長,德不厚而望國之安,臣雖下愚,知其不可,而況於明哲乎?人君當神器之重,居域中之大,將崇極天之峻;永保無疆之休;不念居安思危,戒奢以儉,德不處其厚,情不勝其欲,斯亦伐根以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長者也。……文武爭馳,君臣無事,可以盡豫遊之樂,可以養松喬之壽,鳴琴垂拱,不言而化。何必勞神苦思,代百司之職役哉?
李恪仔細看完這份奏章,對魏徵的又有了一種新的認識。
可是,讓李恪沒有想到的是,如今的大唐跟歷史上的大唐不一樣。如今的大唐國庫充溢的同時對外戰爭也取得了輝煌的戰果。這使得大唐的大宗皇帝在看到魏徵的這篇奏章之後有了心思,開始了一番讓李恪瞠目結舌的舉動。
第六百七十五章 這隻老梟
李恪的臉色變了幾變,強自忍住內心的震撼,將一份密保放在了書桌上。
“王中長,準頓兵馬,我們立刻回長安!”李恪嚴肅的說道。
“殿下,王妃他們出去遊玩還沒有回來呢?”王中長回道,“要不末將現在就去通傳她們?”
“不用了,你給他們留下一百鷹衛,讓他們玩夠了自己回長安吧!”李恪拒絕道,“長安出了事情,我們必須即可動身。”
“諾”王中長領命,大步離開。
李恪一個人在書房中開始慢慢思量這其中的蹊蹺之處,他實在是想不通,李世民這樣的君王會做出如此的決定——北征高麗,向高麗開戰。大唐朝廷一向以仁義自居,將自己想象成天朝上國,藐視著四方的附庸之國,傳播自己著仁義和大義,向四方附庸之國施恩實惠。可這是怎麼了呢?李世民怎麼會主動征討高麗,而大唐中樞的那幫一向以禮儀君子自居的中樞大臣是怎麼同意這樣決定的?
李恪迷茫了,他猜不透李世民心裡是怎麼想的,親自北征高麗,御駕親征,這有必要嗎?
突然之間,李恪又似乎發現了一點痕跡。李世民北征高麗,這裡面他自己的意思很少,可能是有人在背後攛掇他。會是誰呢?會有這樣大的能耐呢?
難道是因為最近洛陽下降大雨洛水衝了洛陽宮的事情,有人想借此給李世民上書要求跟高麗言戰?或者說,魏徵的上書刺激了李世民,才讓這個帝王這麼做的?
不對,好像有點說不通啊!
那到底是——
李恪痛苦的思考著,他似乎抓到了其中的一絲縫隙,但又不能全部將事情捋清楚。
“殿下,準備妥當,可以出發了!”
這時,王中長走進書房彙報道。
“好——”李恪點頭,在書桌上奮筆疾書,寫完將信件交給王中長,讓鷹衛送去交給王妃,她們會明白本王的意思。
說完,大步離開了書房。
揚州北王行轅門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