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這時,王德出來對李恪說道,“皇上讓殿下到書房回話!”
李恪跟阿史那雲還有李仁、李毅四人走進了御書房。
四年的時間,李世民便的蒼老了很多,臉上的皺紋多了,鬢角的白髮也多了,而沒有變化的是這間書房,依然的四年前的樣子,陳設一點都沒有變動過。
“兒臣參見父皇!”
“兒媳參見父皇!”
“李仁、李毅參見皇爺爺!”
李恪一家四口給李世民施禮道。
“不用多禮!”李世民輕輕的說道,隨即,又對李仁和李毅笑道,“你們兩個小傢伙上前來,讓朕好好看看!”
李仁和李毅走到了李世民面前,李世民端詳了很久,這才欣慰的說道,“長的跟你父王很想啊!小小年紀便英氣逼人,果然是我李家的好兒郎!”
“多謝皇爺爺誇獎!”李仁開口說道。
“咦?”李世民突然一驚,他沒想到李仁會這麼懂規矩,剛才對自己的這句謙辭,任誰的口中說出他都覺得不為過,但從四歲的孩子口中說出,他很的驚訝,看了一眼一旁的李恪,他的眼中露出了耐人尋味的表情。
“李仁,你怎麼懂得宮中禮數啊?”李世民向李仁問道。
“是父王叫我的!”李仁恭敬的說道。
“父王還教我們一定要聽皇爺爺的話,不能讓皇爺爺生氣!”李毅也開口說道。
“真是知書達理的兩個小傢伙!”李世民被兩個孩子的話逗笑了,他繼續問道,“你們讀書嗎?都讀些什麼?”
“父王在叫我們讀《論語》。”李仁說道,隨即,他和李毅兩人又給李世民背誦了一段論語裡面的句子,還給李世民做出了一番解釋,逗得李世民高興不已。
跟兩個孫子聊了半刻,李世民這才對李恪說道,“你做的很好啊!”
李恪知道李世民這句話的意思,說的是他對自己兩個孩子的教育,便沒有謙虛,恭敬的回道,“多謝父皇!古語曰:養不教,父之過。教不嚴,師之惰。子不學,非所宜。幼不學,老何為。兒臣身為他們的父王,又擔任他們的老師,教授他們知識,這便是兒臣的責任,兒臣不敢怠慢!”
但是,李恪的這句話說出,李世民卻是陷入了沉思。
因為,李恪的這句話說到了他心中的頗為不悅的一個問題上,那就是對李治的撫養和教育問題。
長孫皇后病逝已經一年了,而現在的李治已經七歲了,這一年時間裡,李治便一隻由楊妃照顧,但李世民也時常將李治接到自己的寢宮,讓他跟隨在自己身邊。不少大臣都反對他這麼做,認為他這是過多的寵愛孩子,但他不為所動,依舊將李治留在自己身邊。只是透過跟剛才李仁和李毅的比較,李世民突然之間發現,李治現在即便是七歲了,但他也沒有像眼前的李仁和李毅兩人顯得聰慧,反而表現很木訥。
所以,聽到李恪剛才的這句話,他倒是陷入了迷茫之中,他不清楚到底是將李治留在自己身邊對他的好事呢?還是壞事!
“你倒是挺能說啊!”李世民將思緒收回,向李恪笑罵道,聽他的語氣,隨是笑罵,但似乎有褒獎的意思。
“你們就先下吧,你也去見見你母妃,待會再去兩儀殿,朕還向你問幾個問題!”李世民也沒有過多的糾纏這個問題,對李恪說道。
他是不想跟李恪在這種情況說暢談公事!
“兒臣告退!”李恪躬身行禮,和阿史那雲帶著李仁和李毅兩人出了御書房。
看到消失的李恪一家四口的身影,李世民默默不語。他又想思緒回到了自己剛才思考的李治的問題上,便將自己陷入了對長孫皇后的沉思之中。
長孫皇后在離世之前最後一次跟李世民說話時,她就說自己最放心不小的就小兒子李治,還望皇上能夠有待於他,不要讓他失去了孃親便受了委屈。當時李世民便一口承諾,他答應長孫皇后會親自將李治帶在身邊教育他,撫養他,將他培養成國家大才。而長孫皇后在聽到李世民的保證之後黯然離世,這給李世民的心裡造成了很大的壓力。他之所以將李治帶在自己身邊撫養和教育,也是為了完成對長孫皇后當初的承諾。可是,在經歷了剛才跟李仁和李毅的對話之後,他對自己的這個想法動搖了,他覺得李治在自己身邊對他未必就是一件好事!突然之間,他心裡有了一個莫名其妙的想法,那就是想李治交給李恪撫養和教育。只是這個想法一出現在他的腦海中,就立即被他否決,他覺得這樣對不起自己的亡妻長孫皇后,是在推卸自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