謹的大帳內,李孟嘗和侯虎兩人圍坐在火盆旁邊烤火,張公謹則是坐在帥坐上沉默不語。
出發前他和李孟嘗信誓旦旦的說不需要八萬大軍就能攔住阿史那社爾,而李恪也告訴了他之所以給他們八萬兵馬的真正原因,就是讓他們擊潰眼前這支突厥精騎。
可是現在呢?張公謹都不敢相信跟阿史那社爾交戰兩次取得的戰績,二比一是傷亡比他不是沒有遇到過,可仗打到這份上,佔絕對優勢的他現在處於頹勢,他怎麼也不甘心。而且,根據李孟嘗透露,整個幷州軍就從沒出現過上網比二比一的戰列。這使得張公謹更加是羞愧難當,他覺得是自己指揮不當才會造成現在這種局面。
所以,當他給李恪和李靖發完軍報的時候,他便提出了主動交出帥印,讓李孟嘗接替他指揮大軍的決議,他的決議一提出便遭到了李孟嘗和侯虎的反對,但張公謹堅持自己的意見,這才使得大帳中氣氛很冷清,張公謹坐在帥位上不說話,李孟嘗和侯虎只是圍著火盆烤火。
半響,張公謹繼續開口說道,“既然你們不同意,那你們說說現在我們該怎麼遏制阿史那社爾的進攻?”
“雙方兵力相當,我們何不拼力一搏呢?”侯虎提議道。
“願聞其詳!”張公謹急忙開口說道。
“突厥精兵之所以這麼勇猛是因為他們的頡利本部的精銳騎兵,要想用我們現在手裡的支騎兵擊潰他們是不可能。所以,我們要戰勝的不是突厥精騎,而是阿史那社爾。”侯虎說道,“突厥精騎沒有了阿史那社爾,那他會是突厥精騎嗎?”
“目前這也是最佳的辦法!”李孟嘗贊同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