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家,李淑一臉激動的把自己今天發現的新財路告訴了李婆子和李老漢。
李婆子和李老漢先是開心,但開心之餘,兩人卻也不乏擔憂。
“爹、娘,你們好像不太高興?”李淑畢竟曾經在吃人的皇宮裡生活過那麼多年,察言觀色的本事她還是有幾分的。
“我們高興,但是閨女啊,這事兒咱不能自個兒悄摸就幹了。”
李婆子一臉慈愛的摸著自家閨女微黃但卻十分柔軟的髮絲,“三郎他們發現的那個水潭不大,位置也偏,這個咱們小心一些,或許還能悄摸兒自己處置了。可村西的那個水塘子,它都快趕上咱們燕山村大了,那裡頭的那什麼蓮藕,咱們一家可吃不下來。”
李老漢很高興自家老婆子又跟他想到了一處去,他朝著自家閨女微微頷首,“你娘說的對,這事兒咱們還是得先跟里正打個招呼。”
和李大郎他們最先帶李淑過去的那個袖珍小山谷不同,位於燕山村村西的那個水塘,它的面積正如李婆子所說,都已經快要趕上整個燕山村的佔地面積了。
這樣的一個大水塘,李家人確實沒那個本事自己獨吞。
他們不可能絕對悄無聲息、不引起任何人注意的把蓮藕全都挖出水塘,也不可能在不驚動村裡任何一個人的情況下,把蓮藕全都順順當當運到州城。
與其等到事情洩露出去,大家全都搶著來挖蓮藕,而他們李家人也被村裡的其他人羨慕、嫉妒、排擠、聲討,那他們還不如直接就把這事兒攤開了說。
起碼這樣一來,他們還能讓大家念他們李家一份人情。
李婆子也不管李淑能不能聽懂,她很有耐心的,把這些道理掰開了、揉碎了講給自己的寶貝閨女聽。
李淑一方面慚愧於自己的思慮不周,一方面卻又非常佩服自己爹孃的頭腦清醒。
他們沒有被蓮藕可能帶來的巨大利益衝昏頭腦,就算家裡很缺錢,他們也沒有為了賺錢而不擇手段。
這種行為在一部分人眼裡可能會顯得瞻前顧後、不夠果決,在另外一部分人眼裡更是可能會被貼上“傻子”“缺心眼兒”之類的貶義標籤,但李淑卻覺得,做人可不是就要“有所為有所不為”。
她的爹爹和孃親,比起金錢反而更加重視自家的口碑以及與鄰里之間的關係,李淑覺得這並不是一件壞事或者錯事。
她兩手托腮,笑眯眯的對李老漢道:“那您到時候別忘了提醒里正叔,水塘裡的蓮藕不能一口氣兒全都挖完,不然明年咱們可就沒得挖了。”
其實最好的做法,還是他們村派專人種植蓮藕,但問題是,他們村沒人點亮過此項技能。
村西水塘裡的蓮藕也好,小山谷迷你水潭裡的蓮藕也罷,這麼多年無一例外的全部都是在野蠻生長。
“爹知道了。”李老漢一邊說著,一邊朝自家閨女用力點了一下頭,“等啥時候蓮蓮藕可以收了,爹會跟你里正叔提的。”
時間倏忽而過,轉眼李淑就迎來了她重生之後的第一個秋天。
經過半年的勤學苦練,李老四和李大郎幾兄弟如今已經能夠在山林外圍自如來去。
雖然他們還做不到像孫老漢那樣,精準的用石子兒打暈兔子或者山雞,但他們卻已經學會了用其他辦法捕捉獵物。
除此之外,他們幾個的個人戰力也在穩步提升,以前只能靠著身高和人數方面的優勢和村裡其他男娃打架的李三郎、李四郎,如今已經能夠輕輕鬆鬆同時撂倒兩個甚至三個同齡人。
唯一美中不足的,大概就是李淑還是一顆瘦巴巴、幾乎沒什麼變化的小豆丁了。
當然,這是李淑自己的看法。
在其他李家人眼裡,李淑這顆小豆丁的變化其實還是蠻大的。
首先這孩子一改從前的文靜乖巧,自打病好之後就一直張羅著往山上跑。
其次她這半年居然一次都沒有生病長災,這對一個三天兩頭就要生病的人來說,絕對算得上是逆風翻盤一樣的巨大轉變了。
再次,這孩子比春天的時候高了有差不多兩寸(6厘米左右)呢,個子長得還是蠻快的。
“小姑,快點兒,我們該上山了。”八月十日一大早,正由著李婆子幫她洗臉洗手的李淑,耳邊突然傳來三郎帶著興奮、期盼的一聲呼喚。
“就來,就來。”難得睡了一個懶覺的李淑,著急忙慌的從炕櫃上拿了一塊貼餅子,然後就飛也似地跑出了屋子。
“哎——”原本還想給她多加一件外衫的李婆子,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