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家的這頓晚飯吃的賓主盡歡,孫老漢感受到了李家人對他這個“師傅”的尊敬以及重視,李家人則是如願以償的從孫老漢那裡得到了“想學的都可以跟著我學”的這句承諾。
順帶的,孫老漢還把自己的教學時間和教學地點跟李家的幾個孩子說了一遍。
他選的教學地點是距離李家極近的一個無名小山包,那裡樹木稀疏、花草也少,因為地勢低矮,所以也沒什麼危險的動物棲息。
交代完時間和地點,孫老漢又叮囑了一下李家的孩子,讓他們不要把跟自己學打獵的事情輕易透露出去,“要是有人問起,你們就說是去那邊撿柴火的。”
李老漢一聽就明白了孫老漢這是不想讓村裡其他人再往他家送孩子,他環視一圈,一臉嚴肅的認真叮囑自家所有人,“這事兒你們誰也不要往外說,都記住了麼?”
“記住了。”包括小八、小九在內的所有人,全都一臉認真的應了一句,雖然這倆小傢伙並不清楚自家爺爺所謂的“這事兒”到底是個啥事兒。
李老漢看向坐在了一桌,正側著耳朵聽他們說話的李婆子,李婆子朝他微微點頭,“放心,幾個孩子我會再叮囑一遍的。”
她口中的“幾個孩子”,指的是從三郎開始的,年紀比較小或者性子比較跳脫的幾個孩子。
戌時二刻(晚上七點半),酒足飯飽的孫老漢被李大郎親自送回了孫家。
第二天,李家人早早起來,李老四和以李大郎為首的李家六兄弟,帶著他們的小尾巴李淑,一起去了和孫老漢約好的學習打獵技巧的地方。
自此,李淑就過上了一天和四哥一起去鎮上醫館學習,一天和四哥以及侄子們一起去山裡學習的規律日子。
當然,他們的學習時間只有上午的一到兩個時辰,剩下的絕大多數時間,他們基本全都用在了採藥、打豬草、挖野菜、找野果上。
偶爾李淑不想上山,她就會留在家裡,跟著自家二嫂學打絡子。
打絡子相比繡花要簡單很多,當然,打絡子能夠賺到的手工費,也遠遠要比繡花能夠賺到的少。
值得一提的是,孫老漢不僅在教李大郎他們打獵,順帶的,他還教了李大郎等人一些拳腳功夫。
他不知道的是,他的拳腳功夫和暗器功夫,其實也是李淑把他定為師傅人選的重要原因。
他從十來歲開始就一直泡在林子裡,二十多歲時又被強制徵兵的衙役送去了軍中出生入死,這麼多年遊走在生死邊緣,孫老漢早就練出了一身的保命功夫。
他豐富的野外生存經驗,他並不美觀但卻非常實用的保命手段,全部都是李淑十分垂涎的、能夠讓他們一家在逃荒路上好好活著的必要手段。
時間在規律和平淡的日常生活裡一天天流逝,轉眼李淑的三歲生辰就到了。
六月二十一,是李淑的生辰,過了這一天,李淑就整三歲了。
以前日子難過,李家包括李老漢和李婆子在內的所有人,大家都是不過生辰的,甚至他們連端午、中秋、冬至之類的傳統節日,也全部都是能省就省的直接忽略過去。
但現在李家的日子已經比以前的那些年好過很多了,再加上李婆子又是個心疼閨女的。
六月二十一日一大早,李婆子親自下廚,不僅給家裡人做了一頓三合面的炸醬麵,而且還給家裡的所有孩子,每人煮了一個紅皮雞蛋。
李淑年紀小,胃口自然也小,李婆子考慮到自家閨女的食量問題,最終只是用她的小號木碗,給她裝了長長的一根麵條。
大半碗麵再加上一個熱乎乎的煮雞蛋,李淑吃的笑眯了眼。
吃過飯,李老四和李大郎幾兄弟第一次主動帶著李淑進了山。
他們去的是孫老漢教他們練武的那座小矮山,翻過小矮山,幾人沿著遍佈泥沙和石頭的乾涸河床,走向與小矮山彼此相鄰的另外一座無名山峰。
走到這座無名山峰的山腳下,李大郎他們並沒有帶著李淑往山上走。
幾人沿著山腳向右走了一小段路,然後李大郎他們就不約而同停下了腳步。
走在最前面的李三郎回過頭,衝著李淑笑的既神秘又難掩驕傲,只比他慢了一點兒的李四郎則是迫不及待的撥開了位於他們左前方的一片綠色爬藤。
那爬藤雖然長的茂密,但種類卻十分普通,在山裡幾乎隨處可見,如果不是李四郎撥開它,顯露出位於它後面的一個小小的山洞,李淑根本就不會特意去注意這片爬藤。
“這是哪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