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部分(1 / 4)

前言 讀懂日本(1)

當代日本人思想行為的借鑑作用

日本社會在世紀之交的轉換期,經歷了“最完善的”工業社會之後,陷入了“失去的十年”的痛苦歲月,以至於2002年開始的戰後最長的景氣也沒有使日本人感到元氣的恢復。隨著經濟的長期低迷,日本社會也從群體社會走向個體社會。對這前所未有的歷史鉅變,日本人經歷了從嘆息、滿腹牢騷,到迷茫、尋求宗教思想的庇護,再到加強學習,提高修養的對應變化的過程。

日本的股價在1990年的九個月之中狂跌近半,緊接著1991年土地價格開始下跌,日本陷入了持續十多年的經濟低迷局面。據內閣府的統計,日本從1991年到2007年的平均GDP增長只有。在這樣的經濟環境中,日本的僱傭環境惡化,非正式員工的比例逐年上升,而日本人的平均收入在10年中減少了將近十分之一。經濟收入的減少和工作的不穩定給日本社會帶來了巨大的不安。

經濟的低迷帶來了社會的變化。日本政府由於財政的惡化,陷於破產的境地,自然無暇全面保護日本國民。在新自由主義改革的旗號下,日本政府放棄了對企業的保護政策,要求企業在競爭的市場中發揮各自的能力,謀求繼續生存的道路。與此同時,企業放棄了對員工的僱傭保證的承諾,對員工不再是先培養後利用,而是直接的採取實戰主義的僱傭方針。日本社會被迫走進個人以自己責任為標誌的個體社會。社會風險不再由企業、家庭等群體承擔,而是直接分配的個人身上,日本國民都直接面對著個體化社會帶來的巨大風險。

日本人本來並不善於風險管理,其主流思想是百分之百的安全主義。所以,當社會風險越來越直接面對個人時,日本人的出現了緊張,煩躁和迷茫,也有很多人不願相信這是真實的,所以選擇逃避也是很多人。但是,隨著個體社會的深入發展,日本人很快發現這樣的逃避並不能解決問題,他們認識到變化才是唯一不變的真理,所以為了適應變化,適應在個體社會中繼續生存下去,日本人開始尋找適應這一歷史鉅變的繼續生存能力,貪婪的學習,努力提高自我修養。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面對長期的經濟低迷狀況,面對歷史性的鉅變,日本人的反應和對策,他們的成功和失敗都是可以拿來借鑑的。但是,中國對日本的研究卻遠遠不夠。

最近日本出現了一個新名詞,叫做“中國交叉”。這是《日本經濟新聞》論說委員後藤康浩新造的名詞,本意是指中國某個行業的產值或者某個產品的產量超過日本同類行業或者同類產品的現象。該名詞看似簡單,實質卻孕育了非常豐富的內涵。現在中國很少有人會把某個行業的產值增長情況以日本為目標,所以就算超過了日本,往往很多業內人士也未必意識到這點。但是日本卻抓住了這個現象,並對中國交叉在各個領域中的種種表現,展開了多種戰略的分析。其實這樣的分析在日本可謂比比皆是。在日本專業的中國資訊提供商數量之多,讓人匪夷所思。日本企業為了爭取競爭的主動,也是不遺餘力地收集中國行業和中國企業的各種資訊。而中國大多數企業除了近乎蠻幹式的壓低勞動成本,血拼出一條市場的道路之外,對日本企業的瞭解還處在一種朦朧之中,恐怕連自己的競爭對手在哪裡都不是很清楚,更不用說如何利用資訊來做好戰略準備了。 txt小說上傳分享

前言 讀懂日本(2)

七十年代開始形成的資訊不對稱理論早已指出,在現代社會中,只有及時掌握比較充分的資訊,才能在瞬息萬變的競爭市場中把握方向,獲得發展。在日本人深入研究中國的時候,中國對日本的資訊收集、整理卻顯得非常薄弱,好像處在一種不設防的狀態中。所以,收集和傳播日本更多的資訊,也是迫在眉睫的事。

如何做到客觀地、全面地提供這方面的資訊

本書希望儘量不持偏見地比較全面地提供日本的資訊,更重要的是提供必需的資訊。

不可否認,中國確實研究並出版了許多關於日本方面的書籍,然而非常遺憾的是大多都以反映二戰前日本的歷史文化為主。1946年美國人魯思?本尼迪克特撰寫的《*與刀》三十年前在中國首次翻譯出版,其後有十二家出版社先後出版了此書,被一致公認為了解日本和日本人的最佳讀本。這就導致中國現代很多的研究著作始終脫離不了這本書的陰影,可是那畢竟是六十年前美國人看日本的視角。當然在政治、經濟、社會、文化等各個方面不乏中國學者關於日本研究的佳作,然而,全面和綜合性地反映當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書首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