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部分(3 / 4)

小說:中國秘密戰 作者:賴賴

協助成立“聯共情報組”。雙方商定,由蘇方提供經費、電臺,中方選擇人員,組長由俞鳴九(肖項平)擔任。俞鳴九在蘭州市區的益民路(現慶陽路)開設一家“皋記商行”,自任經理,由地下黨員秦玉麟任副經理,情報組成員有羅靜宜(女)、杜漢三、盧席珍、李勇文、王宏章、冉莘、陳本身、劉興蘭(女)等人。情報組需要能夠打入國民黨部隊的人。伍修權與甘肅工委書記孫作賓商議,推薦鄧寶珊部隊的一個連長王新潮。

王新潮思想進步,積極抗日,曾經帶兵強迫定西縣長釋放關押的西路軍戰士,目前正要求到延安學習。伍修權先把王新潮派到西安,進國民黨中央軍校七分校軍官班受訓半年,這樣,王新潮就算進入國民黨軍隊的嫡系“黃埔軍校”。而後,透過關係擔任鄧寶珊部隊的新一軍留守參謀。1939年9月,王新潮被吸收加入聯共(蘇聯共產黨),正式成為“聯共情報組”成員,負責領導代號“烈士”的秘密電臺,直接與莫斯科通報。

王新潮在鄧寶珊部隊人頭很熟,到處交朋友,拉關係,搞到許多重要情報。國民黨對陝甘寧邊區軍事部署、河西國防工事計劃、西北五省軍事詳圖、西安城南軍事地圖,國民黨陸軍師以上部隊編制表、團以上部隊駐地表,國民黨中統、軍統、憲兵司令部警務處三大特務系統在蘭州的分支機構及其活動,都被王新潮搞到。這些情報或是由王新潮交給八辦再轉給蘇方,或是由王新潮的電臺發給莫斯科再轉給中共。

王新潮繼俞鳴九之後擔任“聯共情報組”組長,一直堅持到第三次國內戰爭勝利。中方與蘇方協商,將蘭州“聯共情報組”的中方人員移交給陝甘寧邊區保安處,王新潮也成為邊保一科科員。後來擔任蘭州市公安局第一副局長、甘肅省司法廳副廳長。①

延安也有蘇軍情報組,就住在中共中央和中情部駐地棗園,對外用蘇聯新聞機構“塔斯社”的名義。建立“聯共情報組”的蘇聯駐蘭州軍事副代表孫平,又被調到延安,擔任蘇軍情報組組長。

孫平為人靈活,重視瞭解中國情況,與中共合作得比以前好些。蘇方向來不大相信中共的情報質量,總是要求建立自己的情報網路。中情部儘管不大情願,也有義務協助。1941年3月,蘇軍情報組在棗園後面的一個小山溝裡,開設情報訓練班。參加學習的中共黨員被蘇方人員告知:“組織決定你做蘇聯特務!”蘇聯專家儘管中國話說得流利,用詞卻不大講究。那時“特務”是個貶義詞,大多用於批評國民黨,中國人哪有自稱特務的?

蘇聯情報訓練班的課程是聯共黨史、情報學、收發報技術、繪圖、照相,全由外籍教員授課。三個月之後畢業,全體學員被派往東北蒐集日軍情報。

從延安到東北,要經過山西、河北,路途有國統區,有敵佔區,不得不分散行動。1935年入黨的姚倫是東北人,1938年任山西臨縣縣委書記,正在延安馬列學院讀書時,被調來當“蘇聯特務”。姚倫的目的地是大連,可是在雁北就卡住了。幸虧雁北軍分割槽有個關係人,是從大同煤礦逃回來的工人,瞭解敵佔區情況。這個曹蘭池沿途吃喝玩樂,不像個工人,後來還拉攏同行的邢相生逃跑到敵佔區找工作。姚倫同當地地委書記商議,決定將其逮捕。突擊審訊,曹蘭池承認是日軍派來的奸細,而且與軍分割槽的偵察科長、民運科長有聯絡。此案繼續偵破,牽連到內部十幾個人。姚倫等人因此錯過去東北的時間,也就返回延安了。②

共產國際、蘇共、蘇軍,都曾努力在中國建立自己的情報系統,一批中共黨員因此當了一陣“蘇聯特務”。這種情報合作關係,對於建立不久的中共情報工作,也是一種歷練。

還有一些中共情報員也當過“國際間諜”,不過,那不是情報合作,而是情報鬥爭。打入日本情報機關的中共情報人員,經歷的艱險更是驚心動魄。

第五章 深入虎穴

“間諜天堂”中的潘漢年(1)

中共中央社會部部長康生是個政治慾望很強的人物,始終將主要精力放在政治運作方面。所幸,兩位副部長都是情報專才。李克農坐鎮延安,調動全國情報網路。潘漢年深入敵後,開展對日本和汪精衛政權的情報工作。像潘漢年這等層次的情報首腦長期身居一線,在國際情報界恐怕是屈指可數。

香港是個英國管轄之下的自由港,非但商品出入免稅,人員進出也免除簽證,於是被國

際商界稱為“冒險家的樂園”,也被國際情報界稱為“間諜天堂”。共產黨、國民黨、蘇聯、美國,各方情報機關都在這裡大展身手。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