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澤東決定釋放許世友等人,讓他們繼續在抗大學習。這些人仍然受到黨的信任,許世友還被派到山東獨當一面。後來,這些人中出了一批著名戰將,許世友在文化大革命的複雜情況之中,始終忠誠於統帥毛澤東。
受到批判的張國燾,在延安依然是級別很高的官員——邊區政府代主席。可是,這個名位不低的官員,在1938年4月4日失蹤了!
邊區政府主席本由德高望重的林伯渠擔任。林伯渠不僅在共產黨內被尊稱為“林老”,在中國政界也是老資格。第一次國共合作時林伯渠任國民黨中央委員,北伐時任國民革命軍第一軍黨代表,第一軍軍長程潛現任第一戰區司令長官。考慮到兩人過去的搭檔關係,中共中央特任林伯渠為八路軍西安辦事處主任,與駐紮西安的程潛就近聯絡。紅四方面軍長征到達陝北後,中央又委任張國燾為邊區政府副主席,考慮到團結四方面軍廣大幹部,又決定在林老外任時由張國燾擔任代主席。戰爭年代,這個政府主席實權不大,但是卻有國民政府的認可。國民黨客人訪問延安,可以不認毛澤東這個中共中央軍委的主席,卻不能不認張國燾這個邊區政府的主席。
軒轅黃帝的陵寢,位於延安與西安之間的中部縣。每年清明,國民政府都要委任大員到黃陵設祭。1938年的祭奠,因為抗日戰爭而更加具有民族團結之意義,毛澤東親自書寫祭文,而且派人去黃陵陪祭。
不承想,張國燾早有脫離共產黨的打算!
自從爭奪中央最高領導權失敗之後,張國燾始終鬱郁不得志。王明從蘇聯帶回的肅反訊息,更使張國燾擔心自己的安全。瞻前顧後,張國燾決心離開邊區另尋出路。這次黃陵祭拜,恰恰提供一個合理的離開邊區的機會。
張國燾到達中部縣之後,主動向國民黨天水行營主任蔣鼎文、政治部主任谷正鼎示好,蔣鼎文也試探性邀請張國燾去西安。張國燾當即抓住機會,坐上蔣鼎文的汽車就走。①
擅自出行國民黨統治區,而且甩開組織委派的護送人員,張國燾的這次突然行動令延安想到:這決不只是簡單的違紀行為,而是有著更為複雜的政治企圖。
離開中部縣的張國燾,試圖脫離中共保衛機關的視線。到西安,張國燾住進西京招待所,有意避開八路軍辦事處。直到4月7日,與國民黨方面安排妥當,張國燾才在火車站臺約見林伯渠。身邊有國民黨特務護送,前程是國民黨控制的武漢,火車還有幾分鐘就要開了,張國燾以為,中共的保衛機關已經無奈。
自以為計劃周密的張國燾小看了中共保衛機關的本事!
西安的林伯渠將見到張國燾的情況報告延安,中共中央立即向武漢的中共長江局發報,要求尋找張國燾,促其覺悟,回黨工作。
正在武漢的周恩來接到延安電報,判斷張國燾決心逃離革命。此人長期擔任中央政治局委員,瞭解大量黨內高層機密,如果叛變投敵,將對中共造成很大危害。周恩來特派李克農把張國燾“接到”辦事處來。
這是一個十分難辦的任務。張國燾擅自出行,卻未公開叛黨,所以此時對他還只能是“接”。
李克農帶童小鵬、邱南章、吳克堅三人,到漢口火車站“接”張國燾。一連等了三天,十八趟列車過去,張國燾還是蹤跡全無。直到4月11日傍晚,邱南章終於在西安開來的車上發現西裝革履的張國燾!李克農和吳克堅立即上車,代表王明和周恩來請張國燾到長江局去。遲遲不下車的張國燾正在等待國民黨特務來迎接自己,沒想到先遇上共產黨的龍潭英雄!張國燾百般推辭,李克農等人連勸帶攙,硬是把張國燾挾持到正在等候的小汽車上。等候張國燾下車的國民黨特務這才發現,立即阻止開車。身穿第十八集團軍官服的邱南章和吳克堅立即拔出手槍,特務稍一遲疑,汽車已經飛馳而去。
張國燾落入周恩來手中!
周恩來反覆說服,張國燾仍然不肯回延安,反而要求向蔣介石彙報工作。16日上午,在周恩來的陪同下,張國燾見到蔣介石,當面表示:“兄弟在外,糊塗多時。”
周恩來當場批評:“你糊塗,我可不糊塗。”
得到蔣介石勉勵的張國燾,下午又說要上街配眼鏡、看牙。李克農派吳克堅帶上些錢陪同。張國燾滿街遊逛,始終不能甩掉吳克堅。又來到輪渡碼頭,趁輪船將要收回跳板的一剎那跳上輪船!可是等他找到地方坐下,吳克堅又出現在身邊。這個貌不驚人的小個子吳克堅,曾任特科秘書,長年在海外工作,抗戰爆發奉調回國,正是周恩來手下的情報幹才。這吳克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