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光荏苒,轉瞬又是五年光陰,玉清故鄉漢國政權激變。自號天賜兵家的藍氏崛起,並迅速得到天子賞識,家族子弟遍佈軍政兩界。
同時,南方邊境的蠻族因為氣候日益嚴酷,開始向中原遷移,邊境之地頓起戰事。
蠻夷之地環境險惡,人獸混雜,蠻人常年與兇蠻野獸為伍,迫於生存所需,人人兇猛強壯,以一敵百。
一時之間漢國空有十倍兵力,卻難以抵擋,節節敗退。天子震怒,百姓惶恐,社稷岌岌可危。
然亂世之中多出忠義,就在蠻族即將攻陷邊城,長驅直入中原之時,藍氏自族長而下傾全族之力趕赴前線率軍死戰,硬將蠻族三十萬大軍攔在邊城之外。
同時各地豪傑聞風而動,紛紛親赴沙場,保家衛國,一時風起雲湧,龍蛇起陸……
第一更完畢,小鶴最不擅長寫這種轉折文章,鬱悶……
'。。'
第五十七章 十萬火急
自元始道人開天闢地,世間生靈誕於其間皆是濁氣沉降,清氣虛浮,正所謂陽清為天,陰濁為地。
而崑崙山古時作為元始道場,中央之極,乃眾神之地,天地清氣所中,故而在此處修煉,有利於陰陽調和,轉後天化為先天,成就龍虎金丹大道。
雖然只在崑崙呆了短短三月,但玉清得到的實在太多,不說妙木傳授的陣法之道,單是引清氣入體,便省卻了他人打熬數千載以精粹體內真元的功夫。
感受著陰陽龍虎二氣愈發壯大,陣陣無法言喻的愉悅感自心底油然而生,玉清臉上洋溢著溫暖的笑容。
內視丹田,虛丹上如刺蝟般的劍芒已經消失不見,取而代之的,是兩條黑白之氣按照某種玄妙的軌跡緩緩纏繞運轉,恍惚中玉清神魂似乎脫離了**,翱翔於杳冥之上。
正默默體會這種奇異的感覺,玉清目光忽而穿過石屋的遮擋,看到一點星光正從遠處主峰上眨眼而至,停在罡風陣外,不得而入。
一種莫名的感應自心底浮現,下意識的伸出手去,霎時星光已然在握,正是萬法由心,舉手相隨。
看了一下手中星光,卻是道傳訊玉符,不必使用神識感應,其中內容已浮現心間。
愣了一愣,玉清曬然笑道:“世事難料,當年掙扎與規則之中,轉眼間,已是維護規則之人。”
起身踏出石屋,才發覺已是隆冬時節,天地一片雪白,令這洞明峰平添一絲聖潔。
看著雪景靜靜等待,不多時,一道藍光劃過天空,落在玉清面前,正是莫寒煙座下元嬰期弟子風韻。
“唉,貪圖至寶,卻反累弟子喪命,致使門中三代弟子缺乏,連琅嬛閣的看守都要徵用……”詫異的看了眼面前脫塵般心無雜念的玉清,風韻不禁面露微笑,柔聲說道:“你果然沒有辜負師父厚望,去吧,這兒交與我便是。”
回了一笑,玉清向風韻稽首一禮,轉身踏著光暈之路悠然向主峰行去。
來至大殿之前已有多人在殿外等候,其中負手立於眾人之前,不怒自威的中年男子,正是中皇山掌教昊廣真人。
疑惑的看著正向這邊而來的玉清,昊廣真人略一感應,心中一震,苦笑著傳音說道:“好你個玉清,這下看走眼了。你真是有那大智慧、大機緣之人,怪不得玄胤長老會對你如此青睞,我確是不如他遠甚。”
“掌教真人謬讚,玉清愧不敢當。”來至近前,向昊廣真人行過禮數,玉清瞅了瞅沒有熟識之人,便隨意找了個地方站下,等候昊廣吩咐。
須臾,人到齊後,昊廣向眾人吩咐應該注意之事,同往年並無太大區別,只是不再忌諱身有修為之輩,且對資質的要求也略有放寬。
見眾人似乎多有疑惑,玉清略作思索,心中便已明瞭,想當日玄胤許下相助崑崙的諾言,看來中皇山諸位長老已經有些意動。
吩咐完畢,在掌禮弟子一聲響徹寰宇的“開山門”後,僅僅相隔十二年中皇山再度廣開山門,招錄門徒。
而此時的漢蠻兩國邊境,飽受刀光血影摧殘的大地上烏雲密佈,更覺天地暗淡。
昔日宏偉的城牆如今已是殘破不堪,一位昏暗中看不清面目的白髮老人,正來回踱著沉重的腳步,看向城外伏屍遍野的慘象。
“爺爺,您這樣著急也不是辦法,那些怪異之事,不是我們能夠解決的。”身後傳來一陣輕柔的話語,一位大約二十一二歲的妙齡女子,將一件厚厚的披風披在老人身上,又朝身後一個雄壯異常,簡直就像是蠻族之人一般的少年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