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9部分(3 / 4)

小說:活人禁地 作者:敏兒不覺

接納外來之人了。除了一些能力極為傑出卓越的能士,其餘之人一併拒之門外。

而九隆作為神國的天帝,自然不會去處理這些無關緊要的小事,因此這類接待訪客,或是挑選精良的事務,就都由他治下的官員進行打理。

這一日有官員突然來報,說有一對年輕的夫婦前來求見。奇怪的是此二人並非是要投奔我國,而是請求我國賜予他們一塊魘魄魔石。

九隆聞言立時大驚,皺眉問道:“魘魄石一詞出自何人之口?”

那官員答曰,之所以特意前來稟報此事,就是因為魘魄石一詞乃是那青年男子所言。此物只有我國中獨有,且保密至極,外人根本不可能聽說過此物。那官員認為此事必有蹊蹺之處,故進殿稟報,請求天帝予以定奪。

九隆心道,這魘魄石乃是國中秘存的至寶,除了自己和一些官員以外,就連國中百姓也極少有人知道此物。一個外來之客,何以會準確說出魘魄石的名字?他要此物有何用途?這二人到底是誰?他們又有著怎樣的目的?

雖然問題顯得撲朔迷離,但如今的九隆早已今非昔比,他不僅力量方面有著極大的提升,自從佩戴過仙鬼面之後,就連智慧也比以前要敏銳了許多。他立即就想到,這兩個來訪者定然知道那本筆記的下落,不是見過普茲阿薩本人,就是機緣巧合從他手中得到了此書。不管怎麼說,這二人一定與普茲有著某種關係,倒不如來個順藤摸瓜,就勢將隱匿多年的普茲找將出來。

念及此處,他吩咐官員將那兩人帶上殿來,自己要親自和他們說話。

片刻,二人雙雙走進前來。九隆凝目觀瞧,只見面前二人一個俊秀非凡,一個貌似天仙,當真是一對絕美的璧人,讓人一看之下便心生好感。

待二人走到近前,九隆便沉聲問道,這魘魄石一詞,你們是從何處聽來?

那名叫慧靈的青年男子倒也不懼九隆的威嚴,朗聲答曰,他本是哀牢國的王室成員,那魘魄石以前在哀牢也曾出現,他當然知道這石頭叫什麼名字。

九隆聽說此人乃是自己的後代,便好奇地問他,既然你是哀牢的子民,那你可知我是何人?

慧靈盯著九隆看了半晌,隨後他搖了搖頭,示意自己並不認識。

九隆暗暗點頭,心想也對,這孩子不過是二十出頭的年紀,而自己的年齡卻已接近三百歲了。當初自己離開哀牢的時候,這孩子的祖宗恐怕也還沒有出生呢,他又豈會認得自己是誰。

於是九隆微微一笑,繼續問道,你不認得我倒也無妨,那我再來問你,慧靈這個名字乃是漢人所用,不是哀牢王室應有的名字,你又為何說自己是哀牢的子民?你倒說說,哀牢進來的狀況如何?

慧靈答道,他本來的名字應叫布哲,慧靈是他自己起的漢人名字。如今哀牢王國已危機重重,只怕再過得幾年,這個本來興盛強大的國家就要不復存在了。

九隆聞言頓感一驚,忙讓慧靈詳細道來。慧靈續道,自當年秦皇稱帝,到後來的楚漢相爭,許多年以來,整個中原一直處於戰火之中。好不容易漢帝登基,天下總算太平了二百餘年,卻終於因治國不善而激起了民憤,天下大亂,兵戈四起,到處都是討伐漢室的大軍。

如今大漢朝已被一個名叫王莽的人推翻了帝位,此人登基稱帝,改國號為‘新’,如今已然在位十載有餘了。

不過他這皇帝也必定做不久長,在王莽掌權之後,他急於解決前朝留下的一系列遺留問題,並進行了大刀闊斧的改革。但由於他改革的幅度過激、過快,這便引起了百姓的不滿和氣憤,再加上如今洪旱兩災連續不斷,最終導致中原地域赤地千里,哀鴻遍野,民不聊生。

如今,赤眉、綠林、銅馬等多股勢力揭竿而起,打算再次將王莽的帝位徹底推翻。並且從當下的局勢來看,王莽也不可能再支援多久了。

面對如此大好的時機,作為王室成員的慧靈曾經多次進言讓哀牢王出兵,從而佔據更多的領土,擴大哀牢王國的勢力範圍。

然而,現在的哀牢王卻是昏庸至極,他不理國政,整日沉迷於酒色之中。國家的一切大事小情,全都由一個叫柳貌的人執掌打理。全國上下均是心知肚明,今後繼承王位之人,也定非柳貌莫屬。

說起這柳貌,慧靈更是氣不打一處來。此人不但沒有采納慧靈的建議,而且還多次斥責慧靈,說他這種想法乃是亡國之道。在如此紛亂的格局之下,他毫無半點雄心壯志,反而經常表現出對大漢朝的嚮往之情,他曾親口言道,倘若自己能早繼承王位幾十年,必會率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