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道程式如上的每一道菜,需要付每一道菜的錢,所給的錢叫“條子錢”。如果是隨友人一起來認識朋友熟識的妓女,叫做“借條子”;如果是經友人介紹認識的妓女,叫做“薦條子”。當然,這些規矩,都是日後逐漸發展起來的。最初,無論屬於哪種“條子”,寫條子的紙,都是有講究的,得像如今用請柬一樣,使的是從琉璃廠買來的薛濤箋。
1907年,在李鐵柺斜街(現鐵樹斜街)上開辦了北京城第一家女子浴所,這家浴所叫做“潤身女浴所”,解決了妓女洗澡的問題。因為千百年來,良家婦女也只能在家裡沐身,不能到街上洗澡,更別說妓女了。這家“潤身女浴所”,是由當時八大胡同一家清音小班裡的一個妓女創辦的,她叫金秀卿,是當時的名妓,曾經獲得當時妓女選秀活動中的狀元,她深知妓女洗浴的困難,才在靠近八大胡同的李鐵柺斜街開了這家女子浴所(現鐵樹旅館)。它旁邊不遠,也就幾步路的距離,便是陝西巷,方便得很。因此,這家“潤身女浴所”,可以說是專門為那些上等妓女開設的,據說,裡面很講究,有土耳其蒸汽浴,還有專門從法國進口的各種化妝品。
可見,當時妓女洗澡都是格外講究的。說妓女髒,是指那些下等妓寮裡的人。如今,這家“潤身女浴所”還在李鐵柺斜街上,它一直經營到北京城解放,八大胡同被封閉了,還繼續開著。我在王寡婦斜街(現棕樹斜街)上,還看到一家叫做“一品香浴池”的,但肯定是在它之後辦的,不過,這說明繼它之後,這一帶浴池增多,不僅讓妓女洗浴的條件得到改善,也帶動了附近居民洗浴條件的改善。
妓女年老色衰之後的歸宿,那時候和後來也有很大的區別,尤其和民國晚期妓女悲慘的結局相比,差別更大。那時候,一般妓女的出路有這樣幾種:一是被人相中,贖身而從良嫁人,或為人妾,或為人婦,稱之為“窯變”,所謂“窯”,就是窯子,妓院的俗稱。不管怎樣,少年紈絝多情意,但得從良值萬金,是當時妓女最好的出路了。前面說的那位創辦“潤身女浴所”的妓女金秀卿,便是從良後和一位琴師結了婚。妓女從良後,一是將從妓多年以來積攢在箱子底的積蓄拿出來,自己開一個店鋪,過著小本買賣的生意人自給自足的生活。不過,不少妓女是照葫蘆畫瓢,自己投資開一家妓院,買幾個年輕的妓女,自己當老鴇,後期的賽金花走的就是這條路。再有是根據自己的所長,或以能歌善舞的一技之長當曲師;或留在妓院裡當“房老”,即女傭或領班;或當服侍新來的年輕妓女的“跟媽兒”。
在這裡,還應該說一下妓女死後的葬身之地問題。在八大胡同之南,也就是南橫東街上,即現在中央芭蕾舞團對面的位置,有一座明朝古廟,叫都城隍廟,在乾隆年間改名為江南城隍廟。之所以改成這個廟名,是和南方班進京有關聯。在京城,南方妓女逐漸增多,死後一般都埋在這座廟邊上的一片窪地裡。前來為自己姐妹掃墳的妓女,也就順便祭拜一下這座廟。崇彝在《道鹹以來朝野雜記》上曾經專門記載:“江南城隍廟,在南下窪。廟外為叢葬處,大凡妓女死去多葬於此。故每歲清明、中元二節,妓院多去焚紙哭奠,亦兔死狐悲之感,因而其他遊人,亦趨之若鶩。”這是京城唯一一所和妓女關係如此密切的廟,被稱為妓女的義冢,附近有老人乾脆把這座廟叫成了“妓女廟”。據說,江南人死後要到這廟裡領牒之後,魂靈才能夠落葉歸根。每年陰曆十月初一,是妓女專門為死去的姐妹燒紙祭奠的日子,一時廟裡廟外香火繚繞,紙灰如黑蝴蝶一樣瀰漫。那時的江南城隍廟,因妓女而有名,它的沒落和淒涼是到了民國晚期,隨著八大胡同的衰落而荒沒,終成了荒墳野地。
不管怎麼說,從妓女的規矩和講究,從她們的歸宿,及死後也有專門埋葬她們的地方和專門祭奠她們的寺廟種種跡象可以看出,鼎盛時期的八大胡同,妓女和妓院都還是比較安穩的,像一池活水,在不斷地吐故納新之中,週而復始地運轉著她們自身的生命力和生物鏈,維持著八大胡同的生態平衡。
八大胡同的反攻倒算(1)
不過,這裡所說的只是清末民初鼎盛時期的八大胡同,在以後特別是民國中期以後,八大胡同在急速發展的過程中,頗有些蘿蔔快了不洗泥一樣,數量與質量並不是成正比。
當然,我們今天這樣來談論所謂妓女的水準,並不是現在世俗意義上的,在諸如長相身材或性技巧等方面對妓女的品頭論足,而是從青樓文化的角度來探討妓女的問題,看待一個時代的投影。因為在青樓文化中,昔日妓女真的和現今不一樣,那時的妓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