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部分(2 / 4)

小說:大雅之堂 無名 作者:北方網

。雖然沒有人介紹,但是羽明已經猜到這個老人可能就是閩喬的爺爺了,於是趕緊從藤椅上站了起來。遠皓和羽清卻坐著沒動,也沒打招呼。

“玲玲,這位老人家是不是閩喬的爺爺?”羽明向玲玲求證道。

“對啊,他就是閩喬的爺爺。哦,對了,閩喬不在,我該來介紹的。”玲玲伸手抓了抓腦殼兒,“爺爺,他是羽清的哥哥羽明,您沒見過!”

“哦,是雨清的哥哥啊!”見羽明站著,章老伯連忙往前走了兩步,“孩子,快坐吧,坐!”

沒想到羽明卻上前一步扶住了章老漢說:“爺爺,您請坐!”羽明的這一聲爺爺,竟讓章老漢手足無措起來。羽清那孩子來梁家學琴快十年了,出出進進的從未叫過自己爺爺。見了面就像沒看見一樣,遠皓略比羽清強些,碰到了會笑一笑,但是也是從來沒叫過自己爺爺,話也是不講的。如今,來了這麼個陌生的比電影明星還要帥氣的孩子,這樣誠懇熱情地叫自己爺爺,而他居然就是羽清的哥哥,這是老爺子萬萬沒有想到的。章老漢沒讀過什麼書,不會說好聽的話,但是心裡的感受終是不同的。

“你坐,你坐!”章老漢實在是有些受寵若驚,反過來拉羽明坐下。

“您是長輩,理當您先坐!那邊還有椅子,我去搬過來就是了。”羽明說著轉身到那顆古棗樹下又搬了一把藤椅過來。沒想到剛才一坐下,閩喬就從屋子裡跑出來叫大家吃飯了。

大雅之堂(46)

晚飯很豐盛,只是不知道為什麼飯桌上的氣氛反而有些尷尬起來。大家你看著一桌子的菜,誰也不動筷子。尤其是羽清,一句話也不說,用手反覆擺弄著一張餐巾紙,折了展開,展開了又折起來。頭也不抬。李雲霜見狀,趕緊熱情地招呼大家吃飯。

“來來來,別看著呀,一會兒菜都涼了。來,嚐嚐這個叫化雞,閩喬的手藝,這個本來是我教她的,現在我自己倒忘了怎麼做了,別提多麻煩了。閩喬特意跑出去現買的材料,差不多用了四個小時才烤好的!”李雲霜笑著說道。

“是嗎?真是閩喬做的?”玲玲第一個抄起了筷子。氣氛一下子緩和了不少。

“閩喬還會做飯?”羽明驚訝地問道。

“不但會做,手藝還很好呢!她爺爺和爸爸更喜歡吃她做的!”李雲霜不無驕傲地說道,

“不過,我們平時也不讓她做,讓她愛惜自己的手。可是這孩子勤快,總說做幾頓飯哪裡就影響彈琴了,所以有空就往廚房裡跑,攔都攔不住。”

“是嗎!那我可得嚐嚐!”羽明也拿起了筷子!

“羽明哥,讓我來,這個整隻的,不好弄。我給大夥兒分分!”閩喬站了起來,用刀子把雞切碎了,給每個人送了一塊兒到碗裡。大家吃了以後都讚不絕口:“好吃,好吃,真是好吃。”

只有羽清碰也沒碰一下自己碗裡的那塊兒雞。

“這就是叫化雞?以前只是聽說過,還真沒吃過,這個名字好像是有典故的?不知道是怎麼個來歷?”羽明說道。

“是有典故!”閩喬答道。

“能說來聽聽嘛?”羽明追問道。

閩喬聽了羽明的話沒有回答,而是抬頭先看了看爺爺,然後把目光轉向了梁渠並在梁渠的臉上停住了。

“閩喬,羽明哥想聽,你就講講,不妨事!”梁渠微笑著向女兒揮了揮手。

閩喬聽了梁渠這話,才講道:“有一天,一個流落到江蘇常熟地方的乞丐,飢寒交迫,既無片瓦禦寒,又無顆粒糧食充飢,體力漸漸支援不住,昏倒在地。他的難友為了搶救他,在露天拾柴燒起篝火,讓他取暖,又把同夥僅有的一個雞拿來,準備給他燒吃,增加營養。可是,當時沒有工具無法著手燒製,急得大家團團轉,不知如何是好。有人急中生智,提議索性因陋就簡,用爛泥把雞包起來,把泥團放篝火中燒煨。他們一邊拾柴,一邊烤煨,忙了整整半天,總算把雞煨好。敲開泥團,不僅雞毛粘在烤乾的泥團上隨之脫落了,而且出乎意外,雞煨烤得特別好,香味四溢,驚動了四鄰,大家聞香而至,紛紛讚美這是別緻的煨法,別緻的口味。可是這雞雖然很好吃,但是因為是一些乞丐或偷或討來的雞,經過燒熱的土句熟而成,本是原出於浙江街頭菜,不登大雅之堂的。不過就是這道不登大雅之堂的街頭菜,卻因為乾隆皇帝而成了一道舉世聞名的名菜。當年乾隆皇帝微服出訪江南,不小心弄得破衣爛衫流落街頭。其中一個叫化子頭看他可憐,便把自認為美食的“叫化雞”送給他吃,乾隆困餓交加,當然覺得這雞異常好吃,急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