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孤青松心想:“五十天,那能挨這麼久,何況她們又是為我之故,我還要請伯母減輕一些。”不禁又道:“伯母!侄兒看就這樣吧,蘭姐秋姐為我之故,受面壁之刑,侄兒實在心裡不安,她們面壁五十天,那我也陪著她們面壁五十天好了!”
公主一怔,道:“那怎麼可以,五十天誰知江湖有何等重大的變化?”
“是啊!那就請伯母還是饒了兩位姐姐吧!”
公主至此,沉默不語,隨即道:“青松侄,你太聰明瞭,伯母竟也上了你圈套,好吧!這次暫饒她們一次,下回如再有類似之事發生,定當重罰。”
蘭兒秋兒謝過師父後,便聽公主吩咐自去下府準備食物了。
公主立刻便授與獨孤青松神風掌的訣竅。
獨孤青松從此便在帝谷之中專心學習神風掌。
他前後得東海奇叟、厲鬼上人和地將的傳授,可以說本已得武學的神髓,學起神風掌來當然進境神速,不足十天便已學成,深得公主之歡心,第八天便送他出谷。
這八天來獨孤青松更與蘭兒秋兒混得廝熟,蘭兒秋兒送獨孤青松出谷更偷彈淚珠,竟然戀戀不捨,公主看了只暗暗搖頭,記在心中。
第五章 化血神功
獨孤青松拜別公主,出了帝谷後,還聽得蘭兒秋兒的聲音從谷中傳出:“青松哥,再見!”
獨孤青松不自覺地也甚覺依依。
他獨駛小舟從石洞走出後,又將他的灰衣面具穿戴了起來,頓時又成了一個灰衣老人,沿著懸崖的邊緣緩緩而駛。心中卻還在想著八天來在帝谷所學的神風掌力。
但這日風大,吹起湖面的波浪擊打在岩石之上,啪啪作響。
他駛不多一程,一陣風吹擊向岩石之上,忽地發出一陣呼嘯之聲:“救我!救我!”
這聲音深沉,久久不息,恰似深山的迴音一般,獨孤青松不禁十分奇怪,仰面而望,卻又看不出絲毫異跡。
他心裡想:“這不是真的人聲,這必是因風的關係吹在岩石上,偶然發出這種聲音。”
他催舟又行,可是駛不到三丈,那聲音又從岩石之上傳來!
“救我!救我!救……我……”
這次獨孤青松聽得清清楚楚,那聲音是五十丈高下的岩石中發出,“救我”之中顯得深沉而淒涼。
這像是一種從垂死的人口中發出的聲音。
一股強烈的好奇之心襲上獨孤青松的心頭,暗忖道:“我既知有人呼救,豈能見死而置之不理?”
他望那片危崖,簡直是陡峭筆立,他又有些猶疑,暗道:“豈有此理,有誰能爬上那上面去?如真能上去,那這人輕功至少已是武林一流高手了。”
但他又無法剋制心中那股好奇之念,終於決定上去看看。
他定舟巖旁,仰面望著那片危崖半頃,決定了落腳之處。然後便從小舟之上飄身而起,掠上崖壁,在早經看好的落腳處一點,第二次騰身又起,終於到達了那發出聲響之處。
他看見那裡是個被一塊尖利的大石封住了的石洞,洞的兩旁留有縫隙,風向對準尖石吹時,尖石的破風以及風湧入隙縫之內,便發出“救我”之聲。
獨孤青松找出了聲響的原委,不禁啞然失笑,正待躍下舟中離去,他的目光一觸之下,忽見那尖石的一側,竟有一行字跡,字跡被風磨蝕之故,已顯模糊。
他為好奇心所使,仔細地辨認了一陣,上刻道:“算你造化,進來!”
獨孤青松一怔,忖道:“好狂妄的口氣!”
但他終於取出那塊尖石,現出了洞口,可是這石洞竟僅有五尺深淺,就在洞外便一眼看見洞裡端坐了一具枯屍,顯然已死去多時,身上甚至已起了蘚苔,但是不知如何,這具枯屍特別的地方,便是他的皮骨仍然完好無損。
唯一的傷處,是他胸前有個拇指大小的洞,獨孤青松前後看看,這洞竟從前胸穿透背心,真是匪夷所思。
就在這時,獨孤青松目光一觸左壁,突見左壁密密麻麻寫了無數的黑字,首先幾個字便是:
“造化前緣,此乃天意,吾血影子蚩回,血影宮第四代帝君,生前誅人三千,惡貫滿盈,與神風大帝狠鬥七日七夜,先創於彼之神風掌下,後又為隱於暗中人指力洞穿吾體,出血至絕!臨死自思,諸多懊喪,願汝功成思報,替吾償還血債三千,接帝君之位,造福人前。”
隨後所記載的完全是化血神功的不傳之秘。
獨孤青松看了全身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