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部分(1 / 4)

小說:歷史的轉彎處 作者:卡車

—後來甲午戰爭還割讓臺灣島呢。

天朝上下沒有想到的是,香港後來倒成了繁華之地,這又是一個美麗的意外。五口通商的其他地方,也大都順勢發展,特別是上海,由一個幾乎是灘塗之地發展成為一個國際大都市,其繁榮遠勝於內地其他城市。這反過來說明,全球化的過程,早進入早受益,似乎是不爭的事實。對於此等尷尬事實,國人往往回避,這裡的疙瘩,其實還是因為不平等和被強迫的“不爽”導致。

但是,《南京條約》還不是鴉片戰爭的全部結局,第二年(1843年)7月的《五口通商章程》及10月的《虎門條約》,英國人又巧取豪奪了領事裁判權和片面最惠國待遇。從英國人刻意製造的陷阱看來,這次戰爭的實質並不在鴉片本身。

1842年12月,當美國總統泰勒得知《南京條約》簽訂的訊息後,立刻派出眾議員顧盛前往中國交涉,爭取和英國一樣的待遇。美國人比英國人還要狡黠,他們甚至不費一槍一彈,就取得了英國人辛苦獲得的同樣成果,甚至更多。當然,根據片面最惠國待遇,英國也同樣享受好處。

。 想看書來

條約中國和兩種世界觀(2)

英國行使領事裁判權

顧盛為了顯示美國的先進和強大,給天朝帶了不少新鮮的玩意:地球儀、航海地圖、手槍、步槍、蒸汽戰艦模型、氣溫計、眾多的科技書籍等,這些本是戰敗的中國最需要的,但卻被依舊傲慢的天朝視為“奇技淫巧”給拒絕了。

令顧盛沒想到的是,他的致命武器居然是他攜帶的“國書”。他從天朝官員閃爍不定的言辭裡看出,這些人非常不願意讓他這個洋鬼子前往北京面聖,在他們眼裡,如果眾多洋人都要面見皇上的話,皇上的面子何在?天朝的威儀何在?談判的官員甚至一再威脅說,如果堅持進京的話,就停止談判。顧盛當然很好地利用了這個“威脅”,他的本意即在通商條約,而不是什麼面見皇上。

這是何等奇特的利益觀,完全就是兩種完全不同的世界觀!從這個意義上說,鴉片戰爭,實際上就是天朝禮儀和國際慣例的戰爭!這個戰爭,在乾隆時期馬戛爾尼使團訪華就已經開始了。鴉片戰爭只不過是英國人在用武力方式迫使帝國改變自己的世界觀,如果還改不過來,那就是帝國自己的悲哀了。

最後,天朝的談判官員主動屈尊去了澳門,在澳門旁邊的小村子望廈村,簽訂了中美《望廈條約》。天朝官員的前提條件是顧盛交出國書,答應不去北京面見皇上。而在這個條約裡,美國人比英國人更進一步地獲得了完全的領事裁判權,從此,各通商口岸的洋人,都不再受到中國政府的司法管轄,成為了中國領土上的特權人士。

但讓天朝大員們詫異的是,法國這個對華貿易還不及英國零頭、每年來華船舶還不超過十艘的國家,居然也派出了一個規模龐大的艦隊前來中國談判簽約。也許是在鴉片戰爭後,法國人親眼目睹了天朝官員和英國人簽訂條約的全過程,他們當然不想錯過這次盛宴。

被英國人教訓過的天朝大員們,很難分清這些白種人的差別,他們的辦法就是乾脆“一視同仁”,甚至早就按照英國人的樣式把條約擬好了。

法國人顯然繼承了路易十六的堂皇和氣派,他們的排場很大,比起美國人只有一艘軍艦的“窮酸”來說,他們的表現簡直就是暴發戶——法國使團一共來了8艘軍艦,五百多人。不過,據說他們從美國人那裡學到了和天朝官員打交道的技巧,那就是要在合適的時機威脅說要去北京面聖!最後,在達到所有目的後,法國人把簽約儀式搞得漂漂亮亮,然後風光回國。由此,外國傳教士可以合法地來到中國傳教了,而這給後來的中國外交帶來了無盡的麻煩,後敘。

《南京條約》簽訂後,天朝再也不是那個高高在上的天朝了——甚至它想要平等的時候,已經是不可求了。

帝國終於戴上了條約的枷鎖,在後來的幾十年裡,還有很多不平等的條約在等著簽字畫押。

馬克思曾對晚清的中國作過這樣的評論,“一個人口幾乎占人類三分之一的大帝國,不顧時勢,安於現狀,人為地隔絕於世界並因此竭力以天朝盡善盡美的幻想自欺。這樣一個帝國註定要在一場殊死的決鬥中被打垮。在這場決鬥中,陳腐世界的代表總是激於道義,而最現代的社會的代表卻是為了獲得賤買貴賣的特權。這真是任何詩人想也不敢想的一種奇異的對聯式悲歌”。

早在1861年,中國第一任駐外公使郭嵩燾就曾沉痛地說:“吾嘗謂中國之於夷人,可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