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氏暗自不爽,又覺得無趣,便起身退出去了,一面走一面琢磨著,今日夏老太太怎麼就這麼好說話了,甄氏一說就應下了。
夏老太太興致勃勃,拉著杜雲蘿的手,道:“雲蘿,你說我給你外祖母添些什麼賀禮?那柄玉如意如何?”
杜雲蘿直笑,想了想,道:“祖母,我上一回見外祖母時,才**歲,我連外祖母的模樣都有些模糊了,哪裡能猜出她喜歡什麼。這一回,我也隨母親一道去給外祖母賀壽。”
夏老太太一愣,剛想駁回去,可對上杜雲蘿那雙晶亮的眸子,還是沒有打擊她。
答應甄氏,夏老太太是將心比心,若是自個兒辦整壽時,分明沒有隔了千山萬水,就五六日的路程,婆家還不許女兒回來賀壽,她氣都要氣死了。
而讓杜懷禮一併回去,是杜家給甄家的尊重,也是不想生出閒話,畢竟,甄氏多年未歸桐城,若這次是一個人回去,倒叫人笑話了。
可杜雲蘿……
九月時,杜雲茹已經出閣,杜雲荻要念書,甄氏若要帶個孩子,也只有杜雲蘿了。
只是杜雲蘿畢竟定親了,這往返半個月,夏老太太有點兒猶豫。
“祖母?”杜雲蘿沒等到回覆,便又喚了一聲。
夏老太太醒過神來,想到杜雲蘿說“連外祖母的模樣都模糊了”,她到底心下不忍,道:“讓你去讓你去,只是你要記著,這些日子都聽話些。”
杜雲蘿喜笑顏開,莞爾道:“祖母,我何時不聽話過?”
“呦!說你臉皮厚啊還真是沒說錯!”夏老太太笑著啐了一口,在杜雲蘿的手背上拍了拍,“你不聽話的時候多著呢。”
夏老太太高興,一旁的丫鬟婆子忙著湊趣,其樂融融之間,就把事情都定了下來。
甄氏吃了定心丸,待伺候了夏老太太用了午飯之後,才帶著杜雲蘿回了清暉園。
轉眼便是中元。
中元祭祀,苗氏掌了多年的中饋,雖是忙碌,但也井井有條。
祠堂前,杜公甫唸了祭文,磕頭上香。
這一日上的都是齋飯,並糕點填些肚子。
杜雲諾吃著綠豆糕,低聲問杜雲蘿:“夜裡放河燈,五妹妹你去不去?”
中元這一日,百姓們會在城外河邊放燈,從日頭偏西一直到二更前,連城門都會比平時晚些關上。
杜雲蘿是想去的,可她答應了夏老太太要聽話,這才過了兩三日,斷斷反悔不得,只能搖頭:“我不去了。”
第五十五章 中元(二更)
半垂著眼的杜雲諾聞言,悄悄往夏老太太的方向看了一眼,見幾個婆子陪著老太太說話,並沒有人留意到她們,她淺淺笑著,低聲道:“我就知道你會這麼說,從前就這樣,邀你出遊,十次裡有**次是不去的。”
語氣裡帶著三四分嗔怪,又透了些許遺憾,落在杜雲蘿的耳朵了,她不由抿了抿唇。
從前,她是不喜出門的,並非是不愛那外頭景緻,而是挑剔。
若是遊園、賞花宴,多的是各家府上的貴女,杜雲蘿自個兒就不是什麼好脾氣,更不耐煩和那些或是陰陽怪氣或是口蜜腹劍的姑娘們一道,兩看兩相厭,不如眼不見為淨;
若是上元賞花燈、中元放河燈,城中百姓混在一塊,難免會有衝撞,外頭東西又不似官宦人家精緻,杜雲蘿就不去湊那些熱鬧了。
不過,那都是前一世的事情了。
經過五十年的磨礪,很多東西都看淡的。
貴人還是平民,都是生死簿上的一筆,誰也逃不脫,沒有任何差異,至於那些心思頗多的姑娘,她畢竟比別人多活了幾十年,若是些背後的閒言碎語,已經不會放在心上了。
平心而論,杜雲蘿是想去的,只是,答應了夏老太太的。
“四姐姐,我在家陪大姐,我們都出門了,大姐一個人多無趣呀。”杜雲蘿解釋道。
這話倒是在理,若是兄弟姐妹們都去玩了,就剩下她一個,杜雲諾想想都不舒坦。
“那你可有什麼想買的東西?我給你捎回來?”杜雲諾說完,轉著眸子撲哧笑了,“你說,我們這一回會不會還遇見世子呀?若是遇見了,你可別後悔呀。”
杜雲蘿一怔,而後笑著搖了搖頭:“誰知道呢。”
她是迫切想見穆連瀟,但她清楚,從日落到二更前,好幾個時辰,中元節放燈之人極多,人群之中遇見的可能微乎其微,她難道要站在河邊東張西望不成?
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