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打發出府了。
方媽媽在苗家多年,身邊還有兩個張著嘴要吃飯的孩子,離了府還怎麼生活?
苗大太太沒有另給銀子,方媽媽苦哈哈過了七八天,實在支撐不住,得知今日苗大太太會來上香,便趕了來,想求一求舊主,即便不能在苗若姍身邊當差,好歹留在府中,即便是粗使婆子,也能有口飯吃。
親自趕出府的人,苗大太太怎會答應再讓方媽媽回府?
苗大太太跪在菩薩跟前全當不知,身邊那幾個大丫鬟又是一通冷嘲熱諷,方媽媽羞愧難當,一時想不開,從大殿上奔下來,徑直跳了放生池。
方媽媽說得傷心不已,兩個婆子聽了也萬分同情。
主子犯錯,下人受罰,家家都是如此,就算是要趕出府去,多少也會給些銀子,免得叫人餓死,像苗大太太這樣狠心的,倒是少見的。
甄氏聽完,冷冷笑了笑:“不愧是一家院子出來的,採兒跳湖,她跳池。”
杜雲蘿聞言,眨巴眨巴眼睛看著甄氏,暗暗想著:母親只是不愛與妯娌們爭搶算計,真的論嘴上損人的功夫,二伯孃和四嬸孃加一塊,都差了母親一大截。
甄氏說完,深吸了一口氣,平復些心情,又道:“救人救到底,二嫂既然要給雲瑛攢福報功德,你替我拿些銀子給那方氏,叫她好生回去過日子。”
趙嬤嬤應了:“奴婢與會與她說清楚的。”
趙嬤嬤去尋方媽媽,見她身上的衣服幹了一半,直愣愣坐在臺階上,掏出個荷包遞過去:“我們三太太說,救人救到底,菩薩跟前,不造罪孽,這些銀子就當是二太太給你的。你是苗家下人,二太太只幫你一回,沒有下一回了,你莫要再做傻事,尋個差事賺個餬口的錢還是行的。你在內院裡當過差,往後在外謀生存,什麼話能說什麼話不能說,我信你是有數的。”
方媽媽含淚接過荷包,入手沉沉,她忍不住就哭了出來:“奴婢謝過姑太太、杜三太太,採兒姑娘的事體,是奴婢沒有看住她,給姑太太丟了人。這位姐姐,請替我轉告姑太太與杜三太太,就說奴婢不是潑皮,往後如何做,奴婢知道了。”(未完待續。)
ps: 等下還有月票40+的加更~~
刷開網頁,一個和氏璧,閃得96呆住啦,96人生第一個和氏璧,之前最大的是桃花扇,所以一直覺得打賞加更會送不出去呢。
感謝書友寧之海的和氏璧,加更會在今晚或者明天放上來,謝謝成為本書第一個舵主!
感謝書友妞441妞的禮物,感謝書友晴天墨雲的平安符~~
第七十一章 可笑(月票40+)
趙嬤嬤見這方媽媽是個曉事通透人,便放下了心,又開導了幾句,轉身回去稟報甄氏了。
甄氏聽罷,感慨了兩句,本想說那苗大太太做人太刻薄,礙著杜雲蘿就在跟前,不想叫女兒再聽這些烏七八糟的事情,也就不提了。
杜雲蘿微低著頭,正在想那苗大太太的事情。
她記得七夕前,她正仔細刻花瓜,杜雲諾來尋她說了陣子話。
在說到苗若姍要被送去莊子上的時候,杜雲諾曾說,為了這個外甥女的事體,苗氏與孃家鬧得極不愉快,當時苗家甚至有人想倒打苗氏一耙,把苗若姍的落水歸結到苗氏和杜雲琅身上。
今兒個聽聞那苗大太太行事,杜雲蘿猜測,這一位一定是衝過來倒打一耙的人。
這人吶,當真是奇了怪了。
大熱的天來法音寺裡磕頭參拜,可見是信菩薩的,但這位苗大太太沒有半點兒菩薩心腸,自個兒跪在菩薩跟前“南無阿彌陀佛”,對求到跟前來的舊僕視而不見,不僅斷了人家生路,還讓身邊丫鬟們對方媽媽冷嘲熱諷,等方媽媽跳了放生池,也沒見她有什麼動靜。
在菩薩跟前如此行事,還指望菩薩能保佑不成?
當真是可笑!
思及此處,杜雲蘿覺得甄氏有一句話說得極對,“不愧是一家院子裡出來的”,苗若姍行事偏頗,也與苗大太太每日裡的耳濡目染脫不開干係。
正想著這些有的沒的,杜雲荻敲了門進來了。
杜雲蘿眼睛一亮,直直看著他。
杜雲荻哪會不知道她的意思。無奈笑了,拱手對甄氏道:“母親。兒子送世子回了大殿那裡。世子今日是和幾位好友一起來的,其中一位是兒子在書院的同窗。之前顧不上說話,剛剛就去說了兩句,世子與同窗也給兒子引見了其他幾位公子。”
甄氏聞言,滿意地點點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