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部分(3 / 4)

盜也是逼不得已才選擇成為盜匪。

因為清風山地煞的那一夥強盜就是流民【流民就是受災而流亡外地、生活沒有著落的人。《管子?四時》:“禁遷徙,止流民,圉分異。” 宋 張齊賢 《洛陽縉紳舊聞記?齊王張令公外傳》:“令招農戶,令自耕種,流民漸歸。” 碧野 《沒有花的春天》序曲:“於是從中原遷來了不少的流民,在這荒無人煙的地方紮了根。”】。

流民為我們古時候的一種獨特風景。

每當發生大範圍的天災的時候,很多人在自己家裡面混不下去了,就只好成群結夥背井離鄉去討生活【尋求生路;過活。 清 李調元 《誥授中憲大夫永定河道韞山陳公墓誌銘》:“公忽謂餘曰:‘吾父母春秋高,急須祿仕,大丈夫要當赤手博功名,安能從文字間討生活乎?’” 】

這些人就是所謂的流民。

所謂的大範圍的天災最為典型就是蝗災。

蝗災,是指蝗蟲引起的災變。一旦發生蝗災。大量的蝗蟲會吞食禾田,使農產品完全遭到破壞,引發嚴重的經濟損失以致因糧食短缺而發生饑荒。蝗蟲極喜溫暖乾燥,蝗災往往和嚴重旱災相伴而生,有所謂“旱極而蝗”、“久旱必有蝗”。

蝗災是世界性的災變,而且源遠流長,《詩經》中已提到“去其螟螣(螣即蝗蟲),及其蟊賊,無害我田稚。田祖有神,秉畀炎火”。日本在《日本後紀》一書中首見蝗災。我國曆史上迭起蝗災。受災區多集中於河北、河南、山東三省。江蘇、安徽、湖北等省亦有分佈,嚴重時可能遍及整個黃土高原,鄧雲特《中國救荒史》統計,秦漢蝗災平均8。8年一次。兩宋為3。5年。元代為1。6年。明、清兩代均為2。8年,受災範圍、受災程度堪稱世界之最。

中國古代對蝗蟲認知不多,故有“蝗神”的說法。又有“蝗魚(蝦)互化”之說,如:宋代陸佃的《埤雅》:“或曰蝗即魚卵所化”。潘自牧的《記纂淵海》:“有蝗化為魚蝦”。李昉《太平御覽》〈蝦門〉記載:“蝗蟲飛入海,化為魚蝦。”。李蘇《見物》記載:“旱涸則魚、蝦子化蝗,故多魚兆豐年。”。

從環境角度看,主要是由乾旱災引起的。人們很早就注意到嚴重的蝗災往往和嚴重旱災相伴而生。我國古書上就有“旱極而蝗”的記載。

清風山地煞的那一夥強盜就是因為家鄉發生了蝗災……逼不得已來到丹陰鎮這裡的流民。

但是清風山地煞的那一夥強盜前身的流民並沒有在丹陰鎮討生活成功,逼不得已只好成為盜匪。

不要小看流民,流民流民也是藏龍臥虎。

在歷史上,甚至於有一個流民建立的國家。

成漢(也稱成、後蜀;304年…347年)是中國歷史上五胡十六國時期之“十六國”之一。西晉末年,秦、雍二州連年荒旱,略陽、天水等六郡氐族和漢人等不得不流徙至梁、益地區就食。元康六年,氐首領李特率民入蜀。他們入蜀後,由於地方官吏的貪暴和政府限期迫令流民還鄉,流民領袖、略陽氐族李特等利用流民的怨怒,於301年在綿竹聚眾起義。李特及其弟李流死後,特子李雄繼領部眾,攻下成都,據有益州,建立成漢。後李壽改國號為漢。李雄是巴氐族人。都成都,盛時有今四川東部和雲南、貴州的各一部分。347年,成漢為東晉實際統治者桓溫所滅,歷五主,共四十四年。

306年始建國號“成”,史書也有稱“大成”,或以為“大”是尊稱。國號“成”來自於成都這個地名,也有說是襲用公孫述的舊稱(成家)。公元338年,漢王李壽發動政變,,改國號為“漢”,史書上又合稱為“成漢”,以區別於其他的“漢”的政權。由於統治地區主要為蜀地,故又被少數史書稱為“蜀”(如《十六國春秋?蜀錄》)。《晉書》又稱之為“後蜀”,以別於三國時期劉備的蜀漢。五代十國時期後蜀政權出現之後,已基本不使用“後蜀”來指稱“成漢”政權。

298年,略陽、天水等6郡流民數萬家十餘萬口,過漢中轉入益州就食【就食就是到有糧食吃的地方去的意思】。益州刺史羅尚逼迫在益流民限期出境,官吏趁機劫掠流民財物,激起流民反抗。流民擁賨人李特為首領,設立大營,聚集20;000餘眾。李特和弟李流自稱大將軍,部眾皆各封以官號。302年李特克雒城,次年擊破郫江防線,蜀郡太守舉少城降。羅尚聯絡諸村堡攻流民軍,李特陣亡。

李特死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