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5部分(2 / 4)

小說:天龍慾火焚身 作者:左思右想

他真有三頭六臂不成?於是,宋徽宗將自己和大臣們的的想法說了出來。

朱丹臣輕嘆一聲,一時陷入了回憶,想起凌雲在大理的表現,短短三年才名遠播,人人皆知,無不高興大理出個神童,而且二皇子小時候喜愛武事,對文學蔑視無餘,小小年紀時不時在軍營裡閒逛,“高爺爺”“高爺爺”的將高升泰叫得老懷寬慰,想來這也是王上不喜凌雲之因吧!

“陛下不知,二皇子尚未離開皇宮之時就深得高升泰的歡心,與軍方將領交好。然而太子凌風素性木訥,不善言談,而且重文厭武,當然惹來軍方的不喜。如今我王宣佈年後讓位於太子,想不到高升泰就有此動作,所以下臣前來求救,萬望陛下憐惜鄙國無數子民。”

朱丹臣言罷,淚水漣漣,傷心欲絕,連連磕頭,讓人觀之悽楚不勝,一國之丞相居然落魄到此等境界,著實讓人惻然。

宋徽宗沉吟良久,望著期待的朱丹臣,不忍拒絕,復又想到大理素來唯大宋之命是從,若是自己見死不求,豈非冷了一眾附屬國的心?而且朱丹臣說得也是,吐蕃國野心勃勃,日後若是大理落入他人之手,宋朝的西南大門不是洞然大開了?言道:“卿家言之有理,唇亡齒寒之理朕心裡十分清楚。”看了蔡京一眼,詢問道:“太師,不知你有何想法?”

蔡京言道:“陛下方才所言極是,老臣覺得應該出兵,一震天威,震懾邊陲小國,讓天下知道天朝庇護下的國家豈容他人自由宰割?”

“種愛卿,你認為太師所言如何?”宋徽宗又向軍中代表种師道詢問。

种師道言道:“陛下,臣認為出兵大理名正言順,而且大理素來兵少,就讓我們的新兵施展一番,為日後北征積蓄實戰經驗,這樣也不會出現新兵臨陣畏懼之現象。”

宋徽宗點頭道:“愛卿言之有理,凌雲曾言沒有上過戰場計程車兵不是真正計程車兵,唯有透過血與火的交戰,方才知曉沙場上的殘酷。這樣吧,種凝煙為徵南大將,凌雲為徵南副將。統兵十三萬,凌雲的天龍營自當前去,朕很期待凌雲有所表現,至於其餘十二萬士兵就讓種副將自新兵營中挑選,同時也讓他們兩人熟悉熟悉,為以後行軍作戰打下基礎。”

种師道不禁一怔,昨日凌雲和種凝煙剛剛鬧過矛盾,為何讓他們兩人前去,這不是讓他們兩人吵架嗎?轉念一想,驀然醒悟,皇上是想培養凌雲,成為肘制種家的人物,帝王之術講究平衡,宋徽宗果然運用到位啊!以凌雲昨日的表現,肯定是不會聽從種凝煙安排的。

“諸位愛卿,你們對朕之安排有何意思嗎?”宋徽宗雙目有神,逼視著眾臣,眾臣知道聖意已決,如何敢作反對。而且凌雲離開京城正合他意,若是凌雲大敗,那就更好了。

起點中文網www。qidian。com歡迎廣大書友光臨閱讀,最新、最快、最火的連載作品盡在起點原創!

第一九六章 大理城,危機之始

更新時間2009…3…14 22:55:08 字數:4354

大理城,烽火塵煙未消,昔日美麗的街頭血漬宛然。城裡戒備森嚴,城外士兵對過往行人不時搜查。然而百姓卻未受到絲毫的騷擾,有序的排成長長的一列,接受士兵的檢查。

皇宮裡,幽幽花香瀰漫著一絲絲血腥味,森嚴的戒備使得平日裡祥和的皇宮充滿肅殺之氣。往日議政的朝堂數十位軍方的將領分坐兩側,安靜之極。原來是高升泰在和他們商談下一步計劃。

“侯爺,段譽一族藏身天龍寺院,侯爺為何不派士兵圍困?”一個粗豪的漢子望著不住踱步的威嚴男子,出語詢問。聲音打破了一時的寧靜。

()

高升泰迴轉身子,此刻的他年近花甲,目光裡清正精明,嘆然道:“天龍禪院乃大理國寺,若我們用兵侵擾佛門聖地,百姓會同意嗎?我們之所以在短短數日打下皇宮,原因之一是段譽兵甲不修,最重要的是百姓對他施行的無為政令早已厭倦,大理城昔日的美麗,不斷被殺戳所壞,正是他所謂的仁政造成的。一個國家若無嚴正的法理,如何能統領治下子民,這也是我要推倒段譽的原因,當前吐蕃對美麗的大理國虎視耽耽,而他卻兵甲不修,若是戰火一起,百姓肯定生靈塗炭,所以我來做此惡人。天龍寺藏龍臥虎,段氏高僧多不勝數,大理一陽指、六脈神劍威震天南,若是過火相逼,段家隱世高人出世,那我們真是出師未捷身先死了。”

一個瀟灑的中年儒生微微頷首,凝視高升泰道:“侯爺,百姓都在議論侯爺是否真的要迎接二皇子回朝繼位,若二皇子真的繼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