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部分(3 / 4)

小說:天龍慾火焚身 作者:左思右想

,他的本意是以此勸告宋徽宗身在其位而謀其職,想不到宋徽宗還真心神領會了。

其實宋徽宗此時比凌雲大不了幾歲,正是充滿豪氣自信之時,想到山河面臨威脅,而且每年都要獻出大量的“歲幣”,心下極其不舒服,胸中之惡氣經凌雲如此激發,雄心頓起,決心要做一位開疆闊土之君。

蘇軾正如曹操所說,“老驥伏櫪,志在千里”,聽罷凌雲此詞,神情飛揚,高聲叫好,這位豪放派的“掌門人”,聽聞此詞,而且見宋徽宗此時堅毅的面容,心下甚慰,凌雲果然沒有讓他失望啊!短短一詞,若是真能將一個公子哥變成堅毅的君主,真是天下大幸啊!如果宋徽宗有此人物相助,那大宋何愁四方來敵?

()

秦觀道:“小兄弟此詞豪邁奔放、雄渾蒼勁,與老師之《大江東去》有異曲同工之妙,聽之熱血沸騰,恨不能上陣殺敵、縱橫馳騁,可惜白髮蒼蒼,空餘凌雲之志,卻無報國之能,慚愧啊慚愧。”

而蔡京眼神閃爍的看著凌雲,不知心裡在想著什麼,不過看他的神情,似乎對凌雲也是極其佩服,畢竟蔡京也是文學造詣極深之人,他的藝術天賦極高,素有才子之稱,在書法、詩詞、散文等各個藝術領域均有輝煌表現。他的書法,躋身於北宋蘇、黃、米、蔡四大家之中。當時的人們談到他的書法時,使用的詞彙經常是“冠絕一時”、“無人出其右者”,就連狂傲如米芾都曾經表示,自己的書法不如蔡京。

凌雲笑道:“秦前輩風采依舊,是晚輩學習之楷模,天下文人需要前輩的教導。前輩一句‘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真乃千古絕唱。”

宋徽宗道:“還是聽凌兄之妙語吧!且請凌兄將所作詩詞道出,一闕《沁園春》已經讓在下深有所悟,別的肯定發人深省。”

凌雲道:“如此,在下就不客氣了,在下且將所作之詩詞一一道來”他想了一會兒,道:“李杜詩篇萬口傳,至今已覺不新鮮。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領風騷數百年。”

蘇軾拍掌叫好,他大聲道:“‘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領風騷數百年’,不錯,年輕人就應該有此豪氣。”而宋徽宗更是豪爽的飲盡一杯,心下道:是啊,太祖憑“太祖長拳”和一根哨棒創下如此基業,難道自己就不能將大宋再闊幾千裡?

凌雲又道:“‘黃金錯刀白玉裝,夜穿窗扉出光芒。丈夫五十功未立,提刀獨立顧八荒。京華結交盡奇士,意氣相期共生死。千年史冊恥無名,一片丹心報天子。爾來從軍天漢濱,南山曉雪玉嶙峋。嗚呼!楚雖三戶能亡秦,豈有堂堂中國空無人。’”

他走出幾步,又吟道:“‘當年萬里覓封候,匹馬戍梁州。關河夢斷何處,塵暗舊貂裘。胡未滅,鬢先秋,淚空流。此生誰料,心在天山,身老滄洲。’”

聽罷此詞,蘇軾老淚縱橫,覺得凌雲真乃知音,將自己心思完全道盡,自己等人空懷報國之心,然而受人排擠,蹉跎歲月,心未老而鬢先斑,悲憤不已。眾人除了宋徽宗與蔡京,人人皆有此感,頓時黯然不語。

宋徽宗見幾人神情黯然,心下也極不舒服,他知道幾個文人都是忠誠之人,唉!以後真要好好對待他們才是。

凌雲看了他們一眼,想必宋徽宗也是深有感觸吧,於是又道:“‘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是非成敗轉頭空。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白髮漁樵江渚上,慣看秋月春風。一壺濁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

此詞甚為豪邁、悲壯,其中有大英雄功成名就後的失落、孤獨感,又含高山隱士對名利的澹泊、輕視。臨江豪邁的英世偉業的消逝,像滾滾長江一樣,洶湧東逝,不可拒,空留偉業。歷史給人的感受是濃厚、深沉的,不似單刀直入的快意,而似歷盡榮辱後的滄桑。

宋徽宗道:“凌兄幾首詩詞均為奔放豪邁之作,不知有無婉約之詞?”這幾首詩詞極是不凡,他也知道,然而他更喜好婉約之風,所以有此一問。

凌雲微微一笑,說道:“趙兄,在下正好有一詞,婉約之風甚濃,且請趙兄一聽,‘紅藕香殘玉簟秋。輕解羅裳,獨上蘭舟。雲中誰寄錦書來?雁字回時,月滿西樓。花自飄零水自流,一種相思,兩處閒愁。此情無計可消除,才下眉頭,卻上心頭。’”

宋徽宗聽此一詞,神情如痴如醉,此詞淺俗、清新,明白如話;既是對偶句,又淺白易懂,讀之琅琅上口,聲韻和諧。若非鑄詞高手,難能做到。至此,宋徽宗真是心服口服,他悵然若失的道:“凌兄此詞清新淡雅,哀而不傷,豔而不淫,惆悵之情洋溢其間。”接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