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是趙王?”
“平王未犯大錯,聖上怎可如此!”
“平王仁孝賢德,寬厚待人。漢王趙王行布衣事,好武輕文,可為良將,難承國之重任!”
“古之賢君,當親賢臣遠小人。漢王趙王不辨忠奸,甘與狡詐之徒為友,不及平王萬分!”
“以武安邦,以文治國!今上好武,若立漢王,窮兵黷武,又有小人在側,恐非國朝之福!”
“廢長立幼非國之福,必生禍端!”
“立皇太子乃關乎國本之事,我等必要上疏直諫天子!”
“對,此言甚是!”
由國子監生擢為禮科給事中的王給諫提議,上疏天子,入朝直諫。
“好!”
“此議甚好!”
在一句接一句的豪言之下,眾人的情緒瞬間被調動起來。
沒資格參與這等“盛事”,只能冷眼旁觀的禮科書吏暗暗在心裡嘀咕,這群不知天高地厚的,又要摸老虎屁股,找死去了。
怎麼也不打聽打聽,為何六科給事中隔三差五就要換一茬,像割麥子似的。
連他這個不入流的書吏都清楚,皇朝立儲非同小可,六部天官,五軍都督府都是小心再小心,輕易不沾一點。
依今上的脾氣,誰敢在這件事上明著和他唱反調,絕不會有好下場。
遙想當年意氣風發的趙給諫,有從龍之功,不也是因為誤判形勢,被天子扔到貴州大山去教書育人了?
眼前這幾位熱血衝頭的,去貴州恐怕都沒份,到安南住幾年倒有極大可能。搞不好,命都要丟在那裡。
書吏微微眯眼,王給諫初來乍到,哪來這麼大的底氣和本事,煽動眾人同他一起上疏?
這事背後一定有問題。而且,話裡話外的“小人”“奸佞”,只要聽過京城傳言的人都能猜出,被他抨擊痛斥的是哪位。
書吏儘量放輕腳步,悄無聲息的退出值房,走到廊簷下,揮手召來另一個剛進禮科不久的小吏,道:“有事吩咐你,且附耳過來。”
小吏不敢輕慢,認真記下書吏說的每個字,慎重點頭,“您放心,小的一定把話帶到。”
“這件事辦成,就跟著我做事吧。”
“是!”小吏大喜,別看上頭的言官老爺們威風八面,頂著天子不殺言官的金鐘罩各種蹦躂,各種找揍,六科之中,真正盤根錯節不容小覷的,卻是這些經年的書吏。
讓他遞訊息這位,雖然入職不到三載,卻因童生出身頗受賞識。即使受身份所限,不能再向前一步,未來的前途也會相當光明。
如果不是他額角有傷疤,破了相,退了親,另娶寡婦為妻,科舉封官應也不是難事。
小吏咂咂嘴,想不明白,這位何時同興寧伯搭上了關係,怎麼偏偏要給興寧伯傳話,還不許自己道出身份。
越想越不解,乾脆將諸多念頭拋在腦後,先把事情辦好再說。
此時,孟清和仍賴在應天府衙,不管府尹好說歹說,嘴皮子都磨破了,硬是不肯離開。
如果不是情況不允許,應天府尹當真很想下令衙役,把伯爺架起來,直接丟出去。
案子都結了,死賴著不走是想幹嘛?
天子早已下達旨意,詔令上寫得清清楚楚,內容就貼在城門前,金口玉言,號召全民少讀佛經,多讀大誥。
更下令,民為國本,服田力稼軒,尊祭祖宗,奉養父母才會正道。
寺廟坐食於民,何補國家。嚴禁僧會司度民為僧,年滿四十主動披剃男子,嚴核其家。
獨丁者,有高堂父母需奉養者,妻子無助,幼子嗷嗷待哺者,均不給度牒,並罰勞役。若有男丁私下披剃,騙取度牒,旁人可告發,家人可抓回。涉事者一概問罪。
錦衣衛奉中旨查天下寺廟,有犯罪,私逃徭役軍役,欠有債務的僧人,不管出家幾年,一律詳查。
查證屬實,不抓人也不動刑,只將實情寫成大字報,張貼在城門和寺廟院牆外,請衛軍和民戶看守。
如果百姓不識字,還有小吏在一旁大聲宣講。
沒聽清楚?好,多講幾遍。
茶水縣衙買單,嗓子啞了有醫戶給藥,每日還有補貼,寶鈔再不值錢,那也是錢!
不到半個月,各處被張貼了大字報的寺廟均苦不堪言。
往日裡鼎盛的香火消失不見,山門前一片寥落。
“出家人萬事皆空?”
賴在應天府衙不走的孟十二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