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0部分(3 / 4)

不過話說回來,科舉考試需要考算學的制度實行了那麼多年,皇帝和朝中的諸公逐漸意識到好處,發現進士們處理事務的能力越來越好,空談的人越來越少。

顧青雲想起前世不知在哪裡看到的一個觀點,說古代的官員之所以仇視商人,不想人們經商,其中一個原因是因為商人到處亂跑,不好管理,他們這些官員算學能力又差,不會管理的緣故。

當時顧青雲看了只是一笑,現在突然想到這個觀點,發現可能還真有一定的道理在裡面。

如今不論是秀才、舉人還是進士,大夥兒務實的多,想得到功名,就得學算學。這是從文科中加入理科,養成理科思維。

國家的商業發展得如火如荼,商稅一年比一年多,已經超過田稅和鹽稅,讓大家驚喜不已。現在,就算有內閣大佬想禁止商貿,都會被一大群人強烈反對,尤其是戶部的官員。更別說因為海外貿易的事,大家跟著賺了一大筆錢,已經割捨不得。

斷人財路,如殺人父母。利益的瓜葛非常重要。

他又看到如今夏朝國力蒸蒸日上,人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心裡也歡喜得很。想著繼續發展下去的話,三百年後的屈辱可能不會再有,只是他還是有些失望,失望自己沒有什麼大的發明出來,失望自己在其中起不到什麼大的作用,沒有加快國家的發展,都快和土著同化了。

自己實在是不爭氣!顧青雲暗自苦惱,拍了一下自己的腦袋,他以前很少有這種想法的,知道自己只是個普通人,沒想過會回到過去,記不住前世很多東西,也不勉強自己,先過好自己的日子再說。只是最近因為寧國公的去世,他又突然想起當初他娘有封贈時,奶奶那羨慕的眼神。

只是自己不可能一下子到三品,暫時也沒有做出特大貢獻,只能無奈按下不提。

人生不如意之事十之**,誰也無法避免。

作者有話要說: 欠大家6000字。

真的,結尾很難寫。

第220章 進步

v章購買比例超過50%的讀者可以看到正文,否則要等12小時。 主要是給孫子一個面子。如果關係到稻穀的話; 他是絕對不會同意的。

結果那一年的苞米和大豆大豐收; 每畝苞米比往年都多了一二十斤; 八畝旱地還額外收了大豆200餘斤。

雖然如果賣出去的話只能多得330…360文錢的收入,但對於農家而言,這已經可以每月多吃兩次肉了。

自那以後,顧家覺得讓顧青雲讀書真是太明智了!

顧季山見此情況,就樂顛顛地跑去跟顧伯山說起這個情況; 還埋怨他怎麼沒早點告訴他種地還有這麼一個方法。

顧伯山也很鬱悶; 他從不下地,怎麼會看那些什麼農書?

一怒之下; 第二天他就把顧青雲帶到縣城; 詢問是哪幾本農書。

顧青雲熟門熟路地在書架上找出《泛勝之書》、《齊民要術》、《陳敷農書》、《王禎農書》這四本書給他看。

顧伯山趕緊拿出來翻了翻,看了好大一會; 還是放棄了; 搖頭苦笑道:“噯,大爺爺對這些實在是……”

顧青雲咧嘴一笑; 拿出一本更厚的農書,笑道:“大爺爺; 這本是前朝出的; 內容很全面,我說的內容裡面就有。”

顧伯山接過來看了看,足有三指厚的書本重量很足,看看價格; 呃,還不如不看呢。

兩人最後還是沒買,雖然知道這書對農業有用,可價格實在是感人,捨不得啊。最後,顧伯山給顧青雲買了一刀(100張)的紙,自己也買了兩刀。

另一個多出的收入就是出售雞和雞蛋的收入了。顧青雲並不是那種只顧著讀書,其他的事都不管的人。他每天總會抽出一定的時間餵雞、給雞找食物,打掃雞舍等。基本上,只要是有關雞的,都是他在幹,慢慢的,家裡人就預設雞是他在管了。

剛開始顧季山和老陳氏還不讓他幹活,但經他勸說後就預設了。這樣一來,二叔和二嬸對他的意見也沒什麼大了。

顧青雲覺得現階段還是團結最重要的,家裡的勞動力缺乏,10畝水田8畝旱地,三個男性勞動力放在平時還勉強可以,農忙時節就不行了,根本就做不過來,還得家裡的女人去幫忙。所以這個時候不能分家,大家有勁往一處使才行。

話說自從顧青雲四歲開始餵雞後,他就一直很注意總結養雞的經驗。剛開始他們家只有7只母雞2只公雞,慢慢的,每當母雞要抱窩的時候,他就會讓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