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去。”楚楚站起來,單手扶頭,搖晃了幾下,突然重重地坐倒。
“我們都累了,只能休息,養足精神再戰。”我說。
其實,今晚我們三個只喝了酒,根本沒有吃東西,所以才會出現這種虛弱狀態。
“好吧,大哥,我聽你的。”楚楚終於不再堅持了。
血膽蠱婆叫了宵夜,我們一起用餐。
楚楚的食慾極差,面前的半碗湯只喝了兩口便說自己飽了。
“今晚再聯絡龔天養,直到聯絡上為止。”她吩咐血膽蠱婆。
血膽蠱婆苦笑著答應:“是,少主。”
那個號碼我已經試過無數次,次次無法接通。
看起來,要想聯絡龔天養,就必須要趕到他與辛藍白打通的盜洞去。但是,那樣一來,危險成倍增加,誰都猜不到那“龍笑”和“龍”什麼時候會再次出現。
關於“龍”這種生物,人類描繪它、讚美它的文字早就如同黃河之水,歷朝歷代滔滔不絕。
首先,它是中國神話傳說中的神異動物,為百鱗之長,常用來象徵祥瑞,也是中華民族最具代表性的傳統文化之一。
古籍之中,龍有“九似”——頭似牛,角似鹿,眼似蝦,耳似象,項似蛇,腹似蛇,鱗似魚,爪似鳳,掌似虎。並且,它能顯能隱,能飛能泅,能細能粗,能短能長。它的大致行動軌跡為春分節氣一飛沖天,秋分節氣潛於深淵,平時則是主宰人間**,為人間的農作物豐收提供豐沛的灌溉保障。
由最早的秦始皇登基到滿清末代皇帝失位的這段漫長歲月中,龍一直都是帝王的象徵,也用來指至高的權力和帝王的東西,比如龍種、龍顏、龍袍、龍宮等。
龍在中國傳統的十二生肖中排行第五,並且在《禮記??禮運第九》中與鳳、龜、麟一起並稱“四靈”。
歷代古籍中都曾記錄過“龍”的存在——
先秦《竹書紀年》中記載:伏羲氏各氏族中有飛龍氏、潛龍氏、居龍氏、降龍氏、土龍氏、水龍氏、青龍氏、赤龍氏、白龍氏、黑龍氏、黃龍氏。
《路史??後紀》卷十一中記載:當舜之時,人來效獻龍,求能食之。高陽之後,有董父能求其欲,使豢之。賜之氏白豢龍。封於鬷川,於是始有豢龍之官。
《左傳》昭公二十九年中記載:帝舜氏世有畜龍也。
《史記??封禪書》中記載:昔秦文公出獵,獲黑龍。
《新唐書??五行志三》中記載:貞元末,資江得龍丈餘,西川節度使韋皋匣而獻之,老姓縱觀。三日,為煙所燻而死。
《唐年補錄》中記載:唐鹹通末,舒州刺史孔威進龍骨一具。
《遼史??太祖本紀下》中記載:神冊五年夏五月庚辰,有龍見於拽刺山陽水上。上射獲之,藏其骨內府。
我列舉以上內容,就是想將龔天養電話裡講的那“龍”與古籍中記載的“龍”聯絡起來,不把它當成是憑空出現的妖孽,而是一種自古有之的真實生物。
當然,我不是考古學家和生物學家,對這條“龍”的出現,暫時拿不出合理的解釋。
這時候,我想到最多的就是齊眉和哥舒水袖、哥舒飛天。他們多年盤踞於小屋,對於“鬼哭、龍笑”應該有著更多的認識。
第83章 宇宙第一鏡室(2)
飯後,我躺在沙發上睡,楚楚進房間睡,而血膽蠱婆也要回自己的房間。
“好睡。”血膽蠱婆出門前,向我說了這兩個字,而沒有像從前那樣絮絮叨叨、疑神疑鬼地叮囑半天。
“幻戲師門下還有其他幫兇,你殺了織魂,他們一定會報復,所以,千萬別大意。”我反過來叮囑她。
走到門外,血膽蠱婆舉起自己的左掌,貼近我的胸口,面帶慚愧地說:“夏先生,我一直以來都誤會你。現在,我會把鬼臉雕蟬收回,不再給你添麻煩了。”
我輕輕側身躲閃,誠懇地回應:“這一次幸虧有鬼臉雕蟬匿伏在我身體裡,否則的話大家就都危險了。你不用管它,先由著它去吧,以後天下太平之時,你再收回它。”
血膽蠱婆笑了:“夏先生,別人見了煉蠱師都躲得遠遠的,生怕無意中惹禍上身。你倒好,不但主動關照少主,對我也不計前嫌。像你這樣的好男人真是天下少有,可惜啊可惜,少主已經——每一個苗女終生尋覓的,都是你這樣的好男人、真男人。如果以後有機會到苗疆,我會給你介紹部落裡最美的女孩子,補償你今日的損失。”
我望著她,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