句誅心之語,豈不是應該早做打算,省得到時玉石俱焚也!”
“正是,正是,若是建鄴城破,孫策到時挾私報復、損人肥己則悔之莫及矣!”
“不若現在就舉家南遷吧!”
“宛陵也未必守得住!遷去何處啊?”
“若然如此,不若直下會稽以避之。”
“人能一走了之,奈何土地卻是拿不走的!”
“或者,或者也可與孫策會會,看看他又何說法,說不定還有轉圜和解的餘地呢?”
“這個主意也可行,就當是死馬當作活馬醫,若是孫策收受些好處退兵,我等也能接受啊!”
“贊成!這事宜抓緊進行,否則孫策乘勝進兵則遲了。”
“這恐怕不大好吧,若是劉大人知道了,未免會以為我們見風使舵背信棄義啊!”
“什麼劉大人,他為了一己之私與孫策交惡,連年征戰勞民傷財,但是卻連丹陽一地平安都保不住,當的是什麼父母官,如今我等大禍臨頭,都是拜此人所賜,到了現在這個境況,又何必再看他的臉色行事!”
“說得對,都是劉繇貪索無度、任意妄為,與我等無關,想必孫策定能明白我們的苦衷,能體會丹陽百姓的無奈,儘量讓丹陽免於戰火蹂躪!”
張英有些目瞪口呆的感覺,雖然自己想要掏出大家的心裡話,不過想不到這一開口,竟然就收不住勢頭了,大家對劉繇從懷疑到譴責,最後竟然是眾口一詞的加以指責,似乎整個江東跟孫策做對的就只有劉繇一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