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嗎?”
“如果中國表現得太軟弱,將很難在其他敏感問題,比如與日本在釣魚島主權與東海劃界上存在的爭端,與越南、菲律賓、馬來西亞、汶萊與印度尼西亞在南沙群島與南海海域的主權紛爭等問題上掌握主動權。這些國家將趁此機會擴大影響力,而它們的唯一選擇就是與我們改善關係,借我們的力量壓制中國。”
林德伯格點了點頭,表示認同錢德勒的觀點。
“如果中國表現得太強硬,肯定會讓周邊國家擔心中國會在領土與領海爭端上採取更加強硬的立場,甚至訴諸武力。結果顯而易見,只要這些國家不肯放棄既得利益,就得依靠我們的支援與幫助。”
“照你這麼說,打贏與打輸,中國都很難獲得好處。”
“打贏了,中國的國際威望會在短期內大幅度提升,從長遠來看,中國的處境將更加不利。”
林德伯格沒再多說什麼,他完全明白了錢德勒的意思。
決定未來的不是戰爭的結局,而是戰爭本身。戰爭爆發的時候,中國就輸了,與打贏打輸沒有任何關係。
沉思了一陣,林德伯格開口說道:“半個iǎ時後,我去國會介紹情況。”
“需要我一起去嗎?”
“不用。現在是朝鮮挑起戰爭,我們沒有做任何破壞和平的事。韓國總統已經給我打了三次熱線電話,希望我們儘快出兵。”
“條約擺在哪,國會議員無法反對。”
林德伯格點了點頭,說道:“儘快把我們的飛行員救回來,搞清楚金日正的死活。最快天黑之前,我就會做出決斷。”
“收到訊息後,我立即彙報。”
“沒別的事,你就回去吧。”林德伯格長出口氣,說道,“盯緊中國,如果不得不在曾經跌倒的地方與同一個對手再戰一場,我不希望成為第二個艾森豪威爾。對我們來說,勝利更有意義。”
總統說出這句話,錢德勒不得不相信,林德伯格早已考慮清楚這場戰爭的意義。
(未完待續,閱讀最新章節請訪問:。)!~!
..
第十一章 不走尋常路
因為事發突然,又在夏季休會期間,大部分聯邦議員不在華盛頓,所以FBI特勤處不得不出動專機,把議員接回來。
林德伯格先去眾議院,再去參議院,各uā半個iǎ時陳述情況。
經過兩個iǎ時的jī烈辯論,參議院最終以七十二票贊成、二十四票反對,透過林德伯格提jiā的《朝韓戰爭授權法》,讓總統按《美韓安全保障條約》與《朝鮮戰爭停戰協議(美韓雙方追加條款)》中做出的承諾,用包括軍事反擊在內的必要手段切實保護韓國的國家安全與國家主權。
眾議院的辯論更加jī烈。
與那些任期六年、一干就是幾十年、與各個利益集團關係密切的參議員相比,眾議員的任期只有兩年,與利益集團也不是很親密,遇到重大問題,首先考慮的是他們的選民、也就是美國民眾的利益。
為了韓國,捲入一場很有可能牽涉到另外一個大國的戰爭,值得嗎?
雖然質疑這個問題的眾議員不是很多,《美韓安全保障條約》擺在那,只要韓國遭到入侵,美國就得履行保障義務,但是在另外一個問題上,即有沒有辦法用和平方式解決朝韓衝突,眾議員的質疑聲就非常明顯了。
幾年前,韓國海軍的“天安”號護衛艦在朝韓爭議海域巡邏時被魚雷擊沉,隨後韓國在事發海域找到一條俄製魚雷的零部件,認定是朝鮮的iǎ型潛艇襲擊了“天安”號,戰爭差點爆發。
此後不久,朝韓兩軍爆發延平島炮戰,半島局勢再度被推到戰爭邊緣。
這兩起事件都差點引發戰爭,最終都由美中俄日等國出面調解,穩住局面,掐滅了戰爭導火索。
辯論中,眾議員提到的最多問題就是:聯邦政fǔ有沒有為和平做出全部努力?
持懷疑態度的不僅是共和黨的議員,一些民主黨的議員都認為,聯邦政fǔ不應該過早提及戰爭。
辯論從下午持續到晚上。
為了縮短議程時間,議長不得不要求議員把發言時間控制在五分鐘以內。直到最後一名議員從發言席上走下來,才進入表決準備階段。
這時候,國防部長伯克希爾代表聯邦政fǔ發表了一篇長達十五頁的演講。
前半段,伯克希爾著重解釋了議員的質疑,即聯邦政fǔ有沒有為朝鮮半島的和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