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峙博都覺得,唯一的辦法就是讓聯軍知道,空運並不安全,第一陸戰師不可能“飛走”。
那麼,就得打好這一仗,讓那些運輸機永遠回不了韓國。
想好後,黃峙博去了作戰指揮中心。
母祁鐵已經聯絡上了周渝生與陸雯,他的判斷沒有錯,那些提供給潛艇的電磁戰鬥部本來就是用在火箭彈上的,要用在魚雷上,還得進行改進,而用在火箭彈上,只需要為火箭彈更換起爆裝置。
戚凱威也做了安排,第十六集團軍的接應部隊已經上路。
此時,運輸機群已經到達金策上空,正準備降落到第一陸戰師拓展後的機場上。!~!
..
第一百八十八章 自告奮勇
試探性的空中打擊之後,美軍投入了空運力量。
海路走不通,空運成為撤出第一陸戰師的唯一手段。
義上是撤出,實際上是戰略級別的大撤退。第一陸戰師離開金策之後,聯軍在朝鮮東北地區的軍事存在歸於零。隨著志願軍的進攻全面展開,聯軍別說打到鴨綠江,能否在三八線站穩腳跟都是個問題。
大規模戰略撤退少不了殿後部隊。
為此,安排第一陸戰師撤退的時候,聯軍向前線運送了一支韓軍地面部隊,準備用來守衛最後的防線。
二十架7C,送來的韓軍不是兩個營,而是三個營。
因為第一陸戰師仍然擁有大批主戰裝備,只需要簡單修復就能投入戰鬥,而韓軍早已接收了美軍的制式裝備,所以韓軍不需要攜帶主戰裝備,只需要帶上一些維修工具、以及備用的電子裝置。
關鍵不是韓軍能夠堅持多久,而是能以多快的速度撤走第一陸戰師。
按照計劃,撤離行動期間,第一陸戰師將與韓軍共同堅守戰線,直到最後一批陸戰隊員登上運輸機。
與美軍的其他撤退行動一樣,首先離開的都是喪失作戰能力的傷員。
第一架7C降落前,第一陸戰師的傷員已經到達機場,只是沒有立即登機。因為機場的容納能力非常有限,所以要到所有運輸機降落之後,才安排傷員登機,然後二十架運輸機將在十分鐘內升空。
這麼做,能夠縮短機場的運轉週期,並且使所有運輸機同時離開,避免在起降過程中遭到襲擊。
與此同時,第一陸戰師在地面戰場上也展開行動,開始向第十六集團軍反擊。
美軍的反擊很有力,第十六集團軍的戰線也過於漫長,所以非常有效的牽制住了機場外圍的志願軍。
只是,美軍的反擊沒能遏制最大的威脅。
運輸機群降落後不久,牧浩洋與陸雯等人就來到了金策北面的吉州。
第十六集團軍剛剛收復金策,仍然有上千名官兵正在清理戰場,到處都能看到戰鬥留下的痕跡。進入城區的時候,牧浩洋還看到了一隊美軍俘虜。人不多,大約幾十名,全都垂頭喪氣,似乎不相信打了敗仗。
牧浩洋沒太關注戰俘,他的任務是把陸雯送到吉州。
在這裡,與第十六集團軍的快速機動部隊會合後,陸雯將把帶來的電磁戰鬥部裝到火箭彈上。
至於接下來怎麼搞,完全與牧浩洋無關。
等了不到十五分鐘,牧浩洋就見到了快速機動部隊的指揮官,他的任務也完成了。只是陸雯得留下來,而他得安全把陸雯送回司令部,所以沒有離開吉州,而是準備等到陸雯完成工作後再一同離開。
安裝彈頭沒什麼問題,只是如何使用卻成了問題。
第十六集團軍不是重灌部隊,只有一個獨立炮兵旅,而且主要裝備是輪式火炮,沒有大口徑火箭炮。雖然在追擊第一陸戰師的時候,第十六集團軍得到加強,從第三十九集團軍獲得了一個火箭炮營,但是這個營沒有隨同地面部隊開赴金策,而是留在咸興東北的鹹關嶺附近,離吉州一百多公里。
這下,問題出來了。
沒有大口徑火箭炮,怎麼把電磁戰鬥部投送出去呢?
牧浩洋在外面等了半個小時,見到陸雯還沒出來,就進去看看。
現在面對的不是技術問題,而是戰術問題。
“陸工,你的意思是,就算沒有火箭彈,也能引爆電磁戰鬥部?”
“當然可以,只要有適當的工具,就能啟用戰鬥部。”陸雯走到桌子旁,從放在桌子上的電磁戰鬥部裡取出幾根導線。“這是啟用戰鬥部的引線,在火箭彈上,有一個專門的發火裝置。”
“可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