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要好鞍”,要把T…80的效能發揮出來,需要很多條件。
在防護上,T…80只能應付二十世紀九零年代以前的穿甲彈,要想對付效能更加先進的穿甲彈,必須使用外掛裝甲,比如非常有名的“反應”式爆炸反應裝甲,而俄軍的T…80就配備了第四代爆炸反應裝甲,連同坦克的主裝甲,炮塔正面對付聚能彈的能力相當於一千四百毫米均制軋製鋼板,對付動能彈的能力也達到了八百五十毫米的水準。韓軍得到的只是第一代爆炸反應裝甲,僅把對付聚能彈的能力提高到了九百毫米左右,幾乎沒有對付動能彈的能力。
也就是說,韓軍的T…80在志願軍坦克發射的穿甲彈面前,防護水準在四百五十毫米以內。
這個防護能力,只能勉強應付使用老式穿甲彈的一零五坦克炮。
要知道,志願軍的主戰坦克,全都配備了一二五坦克炮,而且使用的全是長徑比在三十左右的新式鎢合金穿甲彈。
在三十度著角的情況下,這種穿甲彈能打穿六百五十毫米以上的鋼板。
這還是平均水平,99改已經配備了第二代貧鈾合金穿甲彈,基本配備也是第三代鎢合金穿甲彈,在通常交戰距離上,前者的穿甲能力達到了驚人的八百五十毫米,足以與美軍最新式的829穿甲彈媲美,而後者的穿甲能力也在八百毫米左右,與德國的D53穿甲彈相當,可以說是世界上最犀利的穿甲彈。
攻防對比,在96與99改面前,T…80完全處於下風。
事實上,問題還不止如此。
與99改相比,T…80還有一個非常明顯的缺點,即彈藥極易在中彈後殉爆。
因為把彈藥存放在車體內,沒有完善的隔離系統,殉爆幾乎是俄製坦克的通病。在二十世紀九零年代的海灣戰爭,以及後來的兩次車臣戰爭中,俄製坦克的表現都不大好,主要就是由此造成。
韓軍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