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3部分(3 / 4)

小說:燃燒的海洋 作者:大熱

敗不遠了。

繼續打下去,只會平添傷亡,根本得不到任何實質性的好處。

有趣的是,在是否要打第二場戰役的問題上,內閣官員反而更加積極,連斯特勞斯都認為,很有必要在戰場上挫敗志願軍的銳氣。

職官員的這種態度,非常直接的反映出了美國面臨的矛盾選擇。

在打輸了的情況下進行談判,顯然對美國不利,而且很有可能導致美國在談判桌上輸得更慘。只有在打了勝仗,至少在戰場上遏制住了志願軍之後,美國才有可能在談判桌上與中國達成較為理想的停戰協議。

題是,打不打,或者說能不能打,並不是由內閣官員的意志決定的。

在打與不打的問題上,美國面臨著很多難題。

突出的,莫過於巨大的財政壓力。

雖然只打了兩個月,但是美國聯邦政府已經為這場戰爭支付了四千五百億美元的特別戰爭開支,而且還要在接下來的半年內,拿出一萬二千億美元,為軍隊採購武器裝備,購買彈藥物資,以及支付傷亡官兵的撫卹金。

這些錢,都得由聯邦政府掏腰包。

對於已經捉襟見肘的美國聯邦財政來說,支付一萬六千五百億美元的戰爭開支,絕對是雪上加霜。

雖然在此之前,美國聯邦政府已經與聯邦儲備銀行達成協議,透過發行特別國債的方式進行戰爭融資,並且獲得了包括花旗銀行、摩根大通銀行、高盛集團在內的多家金融企業的全力支援,連洛馬、波音、雷錫恩、諾思羅普等軍火巨頭也答應聯邦政府賒賬,但是這些錢最終都還是由聯邦政府用稅收償還,而在經濟嚴重不景氣的情況下,聯邦政府的稅收已經大幅度縮水,還得透過減稅刺激國內消費。別說在半年內拿出一萬二千億美元,能在未來十年內換清這筆欠賬都算不錯了。

當然,也不是沒有解決辦法。

白宮金融政策顧問已經提出建議,在未來十年內,透過增發貨幣的方式,充抵聯邦政府債務,避免增稅對經濟造成影響。

題是,增發貨幣必須有一個前提:美國仍然是世界上獨一無二,而且是無可匹敵的超級大國。

要想具備這個前提,美國只有一個選擇:打贏這場戰爭。

很明顯,如果美國打輸了,後果將難以設想。

也許在短期內,美國的世界霸主地位不會受到挑戰。即便中國很強大,也很難在短期內挑戰美國的全球霸權,因為維繫美國全球霸權的,絕對不是陸軍,而是世界上最強大的海軍與空軍,而中國很難在短期內打造出一支能夠跟美國海軍在全球範圍內爭奪制海權的強大海軍,也就不可能動搖美國的霸主地位。僅憑強大的陸軍,中國最多能夠對周邊地區產生遠超過美國的影響。

題是,美國增發貨幣也不是短期影響,而是長期影響。

這個影響到底會持續多久,不由戰爭、也不由國家實力決定,而是由技術決定,即什麼時候能夠出現如同資訊科技那樣的科技產業革命,讓技術推動生產力,消化掉增量發行的貨幣。

顯然,這不是政治家能夠決定的問題。

這樣一來,如果美國增發貨幣,又輸掉了這場戰爭,那麼在未來數十年之內,都有可能揹負沉重的債務負擔,無法在其他領域,特別是至關重要的領域投入太多力量,從而被迅速崛起的挑戰者超越。

換個角度看,這正是中國積極參與這場戰爭的關鍵原因。

在這幾十年裡,中國不但有充足的時間打造一支具備全球作戰能力的海軍,還能在至關重要的領域,比如前沿科技與基礎科學上投入更多力量,動搖美國的霸主地位,最終獲得向美國挑戰的基礎實力。

除了中國,其他野心勃勃的大國也不會放過這麼好的機會。

甚至可以說,就連美國的盟國也會藉此機會自立門戶。比如日本就不會再把美國當成國家安全的主要靠山,而會積極謀求獨立的國防能力,獲得與經濟實力相稱的軍事實力。歐洲也不會甘心當老二,法德兩國肯定會藉此機會大力推動歐盟一體化程序,為建立一個能與美國匹敵的超級大國努力。

可以想像,走到這一步,美國不但不是唯一的霸主,還要面對多方面挑戰。

題是,不這麼做,還有別的選擇嗎?

客觀的講,最理想的選擇就是在輸掉戰爭之前,以體面的方式結束這場戰爭,從而避免跌入萬劫不復的深淵。

只是,要想做出這個選擇,除了美國之外,還得看中國的臉色。

美國挑起了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