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艘巡邏艦在釣魚島附近,撞沉了我們的一艘漁船。”
“漁船?”
“不是普通漁船,是二部的一艘情報船。”
“主動招惹日本人?”
“算不上主動招惹,如果日本不在西表島跟與那國島做文章,二部也不會派情報船過去佈設水下聽音器。”
“這事鬧大了?”
“還沒鬧起來,不過也快了。黃峙博剛剛宣佈讓東海艦隊進入戰備狀態,南海艦隊與北海艦隊也派了戰艦過去,三天後就有三十多艘大型戰艦到達舟山群島。不過,我們的潛艇已經出港了,說不定已經有潛艇到了釣魚島附近。”
“準備跟日本開戰?”
“中校,你才是戰爭狂人。”
牧浩洋一愣,隨即笑了起來。
“打不打,不是我們說了算,連黃峙博說了都不算。雖然我們打了一場勝仗,但是在海洋戰場上,我們沒有多少優勢。”陸雯嘆了口氣,說道,“與日本相比,我們的唯一優勢就是有一支航母戰鬥群,可是在東海作戰,而且在電磁戰的環境下,航母戰鬥群的價值恐怕很難體現出來。說到底,真要打的話,我們很有可能佔不到便宜。不管是誰,都會考慮打輸了這場戰爭的後果。”
“這麼說,是能不打就不打了。”
“這是當然,只是就算不打,也不是我們做出讓步,而是要讓日本知道,他們也打不贏這場戰爭。”
“陸工,你的話有點矛盾。”
“這也正是我來找你的原因。”
牧浩洋沒有吭聲,知道就要說到關鍵話題了。
“在朝鮮戰場上,我軍能夠連戰連捷,主要就是我們率先使用電磁武器,而且在戰場上大範圍使用,癱瘓了聯軍的通訊指揮系統,讓聯軍強大的空中力量無法派上用場。只是在電磁戰領域,我們的探索與研究才剛剛起步,並不比其他國家領先多少。”陸雯稍微停頓了一下,又說道,“隨著技術進步,現有電磁武器的作戰效能必然大幅度降低。在某些領域,我們已經找到了對抗電磁戰的技術手段。比如在控制系統中,我們已經能夠用全遮蔽的方式保護電子裝置,而在外界埠上,可以採用機械與光控制系統,從而確保外界的電磁波無法對內部的電子裝置產生破壞性影響。在通訊領域,我們也正在開發定向鐳射通訊技術,而且很快就能取得突破。總而言之,僅僅依靠現在的技術手段,電磁戰的效能將大幅度降低,無法保證我們打贏下一場戰爭。”
“說到底,還是技術問題。”
“對,確實是技術問題,而且是非常重要的技術問題。”陸雯笑了笑,說道,“只是這個技術問題很難及時得到解決。拿通訊技術來說,雖然定向鐳射通訊技術能夠在很大的程度上應對電磁戰的惡劣環境,但是侷限性非常大,比如只能點對點,而且運動中的通訊可靠性非常低。在可以預見的未來,比如二十年之內,短波電臺仍然是最廣泛的通訊裝置,因此我們仍然有能力讓電磁戰發揮作用。”
“怎麼發揮作用?”
“如果能夠讓干擾電磁波持久存在,就能阻止敵方進行戰術級別的通訊,從而癱瘓敵方的通訊指揮系統。”
牧浩洋鎖緊了眉頭,陸雯確實說到了關鍵問題。
電磁武器能夠破壞敵人的通訊裝置、準確的說是一切沒有得到遮蔽的電子裝置,但是卻無法制造持續不斷的通訊干擾,作用時間非常短暫。在軍事通訊技術嚴重依賴普通電子裝置的情況下,突然的電磁打擊能夠癱瘓敵人的通訊指揮系統,可是在敵人具有了對抗電磁戰的能力之後,電磁武器就沒有這麼大的威力了。
要想癱瘓敵人的通訊指揮網路,就得進行持續不斷的電磁干擾。
顯然,這是一個非常難以攻克的技術問題。
要知道,為了製造持續時間不到千分之一秒的高強度電磁脈衝,需要使用將近五十千克的高能炸藥,而且還得使用大量高技術裝置。如果進行持續的電磁干擾,僅僅能源問題就難以解決。
“怎麼樣,這個有挑戰性吧?”
“陸工,我只是略懂皮毛。”
“我知道,不過你是有過實戰經驗的軍官,而且當過參謀,具有指揮部隊作戰的基礎條件。我們需要的不是一名技術專家,而且你也不是技術專家。我們要的,就是像你這種懂得電磁戰重大意義的軍人。”
牧浩洋長出口氣,說道:“要我幹些什麼?”
“現在就想知道?”陸雯看了牧浩洋一眼,說道,“在此之前,你怎麼也得問一下,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