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8部分(2 / 4)

小說:燃燒的海洋 作者:大熱

鋒芒畢露的日本,必然成為中國的眼中釘、肉中刺。

問題是,在美目退縮的情況下,日本必須加強軍事力量;將不可避免的被中國視為最為迫切的軍事威脅。

聰明的日本人都能看出,美國做的就是讓日本取代美國;與中國搞軍備競賽。

本A最快

可以說只要有日本擋在前面美國大可不必手忙腳亂;半竟在中國與美國之間,除了日本還有廣袤的太平洋。中國要想走向世界,就得走出西太平洋;也就得衝破日本這道鬼門關。

也許;中國對日本沒有野心,畢竟在這個國土僅有中國三十三分之一,人口卻有中國十分之一的島國,幾乎沒有什麼資源口可是中國與日本在領海與領土上的爭端,足以讓這兩個排名世界第二與世界第三的經濟大國著著實實的幹上一場,至少在數十年之內.中國得盯住日本日本也得盯住中國。

美國的這套手腕;不算高明,卻非常管用。

事實上;這正是老牌帝國用來對付新興強國的慣用伎倆。

第一次世界大戰之前;英國就充分利用了普法戰爭的遺留問題;即德國佔領了法國的阿爾薩斯與洛林地區在法國與德國之間製造了不可調和舟矛盾;再透過法俄同盟,拉攏了威廉二世的表兄;即沙皇尼古拉二世;最終結成英法俄同盟;對抗僅僅獲得贏弱的奧匈帝國支援的德國。

即便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這種伎倆也是屢用不爽。

比如在印度與巴基斯坦先獨立前;英國利用獨立方式;製造了克什米爾問題;讓這兩個南亞大國惡鬥數十年。在同一個地方;英國人用一條在地圖上劃了出來的“麥克馬洪線,“在印度與中國之間埋下了禍根。

事實上,中日矛盾的根源;也是美國的傑作。

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美國一方面承認臺灣是中國領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一方面又把屬於臺灣的釣魚島移交給日本。

這次;美國如法炮製;再次激化了中日矛盾。

日本沒有選擇;只能走上軍備競賽的道路。中國不可能退縮;也只能加強軍備。結果就是,中日之間的矛盾遲早會爆發.而且會以軍事衝突的形式;讓某一方付出慘重代價;而作為幕後黑手的美國,卻不用付出任何代價。

中國戰勝了;美國可以出面干預;確保日本本土無恙;並且恢復日本的信心。

日本戰勝了,中國將倒退數十年,更加難以挑戰美國的全球霸權。

認清這個問題的日本人並不少;在第二次朝鮮戰爭結束之後,就有一些日本的有志之士奔走呼籲;應該與中國改善關係,理清一些歷史遺留問題;甚至有人提出;日本應該與中國結盟;建立一個經濟共同體。

問題是;這些民間呼聲,根本沒有作用。

從政治上講;日本別說跟中國結盟;跟中國改善關係都不可能。

別忘了,要到二零三零年;美軍才會全部撤離日本。

在這十幾年中,中國不會駐足不前;而日本也就不可能降低防務水平,以低姿態迎接崛起的中國。

事實上;在日本民族思想的催化下;任何一位具本首相都不可能放下身段。

領土與領海爭端擺在那裡;日本政治家更不可能冒著被刺殺的風險,背離美國製訂的前進方向,推行親華政策。

只是;與中國對抗;日本幾乎沒有任何好處。

這不僅僅是政治家的認識,也是日本國民的普遍認識;因為在經濟上;中國與日本的關係已經密不可分了。

可以說,這也正是日本人對華態度矛盾的地方。

在國家安全與民族未來革問題上;日本需要保持強硬姿態;甚至得為爆發中日軍事衝突做好思想準備;可是在經濟發展等問題上;日本必須依靠中國;因為中國已經是全球最大的生產國;而且不久的將來將成為全球最大的消費國。作為一個經濟嚴重依賴進出口加工貿易的國家,日本絕對不能失去中國這個市場。

要知道;中國是日本的第二大貿易順差國。

每年,日本企業在中國市場獲得了數千億美元的淨利潤,如果沒有中國市場;恐怕半數日本企業都要倒閉!!~!

..

第十二章 漸行漸遠

中日在經濟領域的關係.用一兩句話肯定無法說清楚。

客觀的講,維繫中日關係的;正是經貿關係與民間往來。

二十世紀七零年代末;動盪時期結束;中國走上對外開放、對內改革的發展道路;首先進入中國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