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洶湧而來的無人駕駛戰鬥機,美軍別無選擇,只能立即動員防空戰鬥機進行遠端攔截。
這也正是美軍總結出來的實戰經驗。
只要攔截距離夠遠,而且夠及時,就能把無人駕駛戰鬥機的威脅降到最低程度,讓志願軍無法進行電磁戰。
問題是,要想同時攔截四百架無人駕駛戰鬥機,難度顯然不是一點半點。
這些戰鬥機不是同時進入的,而是保持著非常整齊的佇列,相鄰兩架戰鬥機的間隔距離都是三十公里,以確保一架戰鬥機上的電磁戰鬥部引爆之後,不會使相鄰的戰鬥機失控,也就不會產生連鎖反應。
如此一來,美軍至少得向每架無人駕駛戰鬥機各發è一枚導彈。
不說別的,僅從成本上計算,這就非常不划算了。
一枚Ai20的單價在一百萬美元以上,而Ai20D的單價是其兩倍,一架無人駕駛戰鬥機的改造費用也就幾萬人民幣,多一點的也就十來萬左右,僅相當於一枚中程空對空導彈的百分之一。
用一些美軍飛行員的話來說,這些無人駕駛戰鬥機的最大用途就是消耗美軍的導彈。
事實也正是如此。
在前兩次戰鬥中,美軍至少在無人駕駛戰鬥機身上消耗了上千枚中程空對空導彈,而美軍在戰爭爆發前,只儲存了一萬枚Ai20與Ai20D,加上其他消耗,美軍最缺的就是中程空對空導彈。
為此,美國國防部不得不向雷錫恩公司下達緊急訂單,購買了五千枚Ai20。
因為加速軍火生產線,涉及到很多因素,比如向下遊廠商訂購零部件,招聘更多的工人等等,所以在此之前,美軍不得不向盟國求助,從日本、澳大利亞、土耳其與英國回購了一批Ai20。
如果不是其他盟國顧慮與中國的關係,美國還會擴大回購範圍。
這次又要攔截四百架無人駕駛戰鬥機,著實讓美軍指揮官頭痛。
即便導彈充足,也要動用五十架以上的戰鬥機。
美軍指揮官別無選擇,在留下一個F…22A中隊之後,調動三個防空戰鬥機中隊進行攔截,隨後又召喚了四個攜帶了中程空對空導彈的F…15e與F…15中隊,參與攔截無人駕駛戰鬥機的戰鬥。
還好,攔截行動不會影響多用途戰鬥機執行攻擊任務。
攔截容易,可是要消除無人駕駛戰鬥機的影響卻不容易。
與前兩次一樣,這些無人駕駛戰鬥機上都安裝了導彈告警機,而且由導彈告警機直接控制攜帶的電磁戰鬥部。也就是說,在Ai20bī近到二十公里的時候,無人駕駛戰鬥機上的電磁戰鬥部就會引爆。雖然部分美軍戰鬥機採用了新戰術,即讓Ai20以半主動方式進行攻擊,不使用導彈的火控雷達,但是這招也沒有派上用場,受到攻擊的無人駕駛戰鬥機仍然在導彈bī近後自行引爆。
後來,美軍才搞清楚,志願軍改進了無人駕駛戰鬥機上的導彈告警機,除了能夠截獲導彈主動導引頭髮出的電磁bō之外,還能夠探測到導彈高速飛行時發出的紅外訊號,從而引爆電磁戰鬥部。
這樣一來,美軍就無法阻止無人駕駛戰鬥機引爆電磁戰鬥部了。
結果就是,在攔截開始後不久,隨著一架接一架的無人駕駛戰鬥機在朝鮮上空引爆,聯軍不得不放棄空中打擊行動,把即將進入jiā戰空域的戰鬥機撤回來。只是無人駕駛戰鬥機不可能一直呆在天上,攔截行動很快就會結束,所以聯軍沒有取消打擊行動,只是讓執行打擊任務的戰鬥機在後方待命。
也就是說,包括已經到達戰場的四架B…2A在內,數百架聯軍的戰鬥機全部集中在北緯三十九度線附近。這些戰鬥機分成了數十個機群,在各自相對狹小的空域裡徘徊,等待新的作戰命令。
聯軍肯定不知道,這正是志願軍首先動用無人駕駛戰鬥機的目的。
打擊分散行動的戰鬥機,肯定不如打擊集中到一起的戰鬥機。
只要準確度夠高,一枚電磁戰鬥部就能幹掉方圓二十公里內的所有戰鬥機,其作戰效能簡直無與倫比!
也就在這個時候,志願軍的第二輪電磁反擊開始了。
只是在發起反擊之前,志願軍必須搞清楚一件至關重要的事情,即聯軍的戰鬥機到底在哪裡盤旋。
搞不清楚的話,志願軍只能進行不計代價的進行全覆蓋打擊。!~!
..
第一百六十二章 彈雨
進行第二輪電磁打擊之前,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