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部分(4 / 4)

小說:燃燒的海洋 作者:大熱

別忘了,引發這場衝突的,正是雙方潛艇在東海遭到襲擊。有了前車之鑑,不管是**艇長、還是**艇長,在遇到可疑目標的時候,都會積極果斷的掌握主動權,而不是重蹈覆轍。

當時,在東海活動的潛艇中,有六艘041型,其中一艘就是修復後的“海龍”號。

指揮“海龍”號的,仍然是薩非墨,只不過他現在已經是上校了。

這個軍銜,與他的職位顯然不大相稱。

按照傳統,常規潛艇的艇長一般是上尉,即便是新式潛艇的艇長,也最多是少校,攻擊核潛艇的艇長為少校或者中校,只有戰略核潛艇的艇長才是上校。如果在常規潛艇部隊混到上校,多半是某支潛艇分隊的指揮官了。

只是,在第二次朝鮮戰爭後,軍銜與職務不相稱的事情並不罕見。

戰爭結束後,薩非墨有機會“上岸”、或者去核潛艇部隊服役,比如與他同時晉升為上校的汪譽涵就上了岸,在南海艦隊擔任潛艇兵參謀長,還有兩名稍晚一點晉升的艇長在進修兩年登上了核潛艇。薩非墨沒有高就,也沒有轉行,而是留在了潛艇部隊,負責041型的改進工作。

這個決定,改變了他的人生軌跡。

只是以當時的情況來看,如果他不去,就會有另外一名參加過戰爭、而且取得過重大戰果的艇長去負責這件事。

原因很簡單,041型的改進工作直接關係到了**常規潛艇的未來。

第二次朝鮮戰爭後,**海軍對潛艇部隊的發展方向做出重大調整,常規潛艇的地位大大降低。根據由徐褶濤制訂的發展規劃,在未來二十年內,**海軍至少要建成三十艘攻擊核潛艇,代價是不再發展常規潛艇。

按照這份計劃,在未來二十年之內,海軍中的常規潛艇將陸續退役。

問題是,計劃永遠趕不上變化。

從長遠發展來看,核潛艇確實是理想選擇,特別是在海軍步入遠洋時代後,只有核潛艇能夠伴隨艦隊作戰,而效能不盡人意的常規潛艇很難在遠洋活動,甚至無力到達數千海里外的交戰海域。

只是,短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章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