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意見是,能不能首先出動地面部隊,讓收復釣魚島成為既成事實。”
“這……”
“嚴格說來,我們選擇的開戰時機並不十分有利,畢竟現在我們與日本的矛盾體現在國內治安上,而不是領土與領海糾紛。雖然我相信,海軍與空軍能旗開得勝,但是我們必須做好最壞的打算。”傅秀波稍微停頓了一下,又說道,“從政治上講,只要奪回了釣魚島,我們就能迫使日本停戰,儘可能的縮小戰爭規模。為了順利解決臺海問題,我們絕對不能在釣魚島上耗費太多精力。”
“元首說得沒錯,先奪回釣魚島,再跟日本打海戰。”陸風烈附和了一句。
黃峙博點了點頭,說道:“問題不大,只需要對作戰計劃稍做修改。在突然發起進攻的情況下,我們有十成的把握奪回釣魚島。”
“接下來呢?”
黃峙博一愣,一下沒有反應過來。
“你的這份計劃中提到,在奪回釣魚島的戰鬥中,將以消滅日本海空力量為主,而不是侷限在收復失地上。”傅秀波笑了笑,說道,“這個觀點非常正確,只是出發點不對,消滅日本的海空力量,不是為了奪回釣魚島,而是為了阻止日本介入臺海問題,為我們實現統一打下基礎。”
黃峙博點了點頭,表示就是這個意思。
“只是,戰爭是雙方面的,並非我們想怎麼打,就能怎麼打。”
“元首,你的意思是……”
“我覺得,在完成了第一階段作戰行動,即奪回釣魚島、重創日本海空力量後,戰局有可能朝著兩個方向發展。”傅秀波稍微停頓了一下,又說道,“一是日本遭到重創後,為了儲存實力,被迫接受既成事實,做出暫時的退讓。二是日本惱羞成怒,不計後果的與我們在東海鏖戰,最終輸光全部家底。”
“以目前的情況,後者的可能性大得多。”
“為什麼?”傅秀波笑了笑,讓黃峙博給出詳細解釋。
“只要開戰,就不由日本做主了。到底打成什麼樣子,得由我們說了算。”
傅秀波笑著搖了搖頭,說道:“黃將軍,你未必把事情看得太簡單了。如果日本艦隊退回港口,你能怎麼辦?我可以明確的告訴你,這只是一次區域性衝突,不管怎麼樣,我不會批准攻擊日本本土的作戰計劃。”
黃峙博的眉頭跳了幾下,沒有多說什麼。
“更何況,日本當局的表現,已經證明了我們之前的猜測,引發戰爭的不是日本,而是美國。”傅秀波長出口氣,說道,“從某種意義上講,日本當局已經為阻止戰爭爆發盡到了最大努力。如果我的判斷沒錯,這幾天發生的事情與美國有關,肯定是美國的情報機構在幕後策劃的。目的只有一個,製造事端,讓本已平息下去的爭端再次浮上水面,迫使日本當局不得不鋌而走險。”
“肯定如此,沒什麼好猜測的。”
“那麼,你認為日本會聽命於美國嗎?”傅秀波看了黃峙博一眼,說道,“在是戰是和的問題上,日本沒有選擇,如果小林光一不肯就範,美國會讓他吃不了兜著走,下任首相只會把日本帶入一場規模更大的戰爭。我非常清楚小林光一的處境,甚至有點同情他。可以想像,小林光一隻能按照美國的安排前進,但是絕對不會屈服,不然早就宣佈辭職了。為了降低戰爭造成的影響,他會力所能及的控制戰爭規模,比如在戰局不利的情況下,主動做出退讓。”
“這就意味著,他的政治生涯從此結束。”
“如果他是政客,我相信他不會這麼做,可是我更相信,他是一名政治家,而且是一名以日本國家利益為重的政治家。”
“元首,你的意思是……”
“與全面失敗比起來,暫時的慘敗不算什麼,只有儲存了實力,日本才有可能在幾年或者幾十年後重新崛起。”
“這……”
“可以想像,小林光一不會立即投入全部兵力,而會試探著增兵,發現無法在戰場上取勝後,就會接受既成事實。當然,如果無法說服內閣、也無法說服國會,他很有可能在必要的時候宣佈內閣總辭職,甚至提前舉行大選,用國內政治動盪來轉移視線,從而平息東海軍事衝突。”
黃峙博的眉頭跳了幾下,明白了傅秀波的意思。
“那麼,在這種情況下,我們如何才能保證順利解決臺海問題呢?”
“這……”
傅秀波笑了笑,說道:“很明顯,如果我們立即在臺海做文章,最積極的不是日本,而是美國。因為臺